2009年6月,德国德雷斯顿(Dresden)的易北河谷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除名,成为首个被清除出世遗名单的文化遗产,引发了诸多争论。近日在德国参加一个世界遗产的论坛,我走访了易北河谷,亲身体验了除名事件对当地社区的冲击。
德雷斯顿位于德国东部,易北河穿城而过,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安居小城。主城区曾林立各种巴洛克式的建筑,二战后期几乎全部毁坏。但易北河的川流不息给了这座小城持久的活力,沿河18公里的两岸自然景致和建筑与河水交相辉映,带给游览者无与伦比的人文体验。2004年,易北河谷以文化景观的名义入选世界遗产。
但在入选的同时,世界遗产组织也发出警告,认为河上游一座计划中的钢梁桥——瓦施罗申桥——将破坏景观的原貌,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006年,由于这座桥的横空出世,易北河谷被列入“濒危世遗名录”,入选仅两年即面临被除名的危险。
这两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简言之,是一出出政治戏剧的上演。2005年2月27日,德雷斯顿进行了一次全民公决,政府拟定全体市民投票:是否同意修建瓦施罗申桥。结果有68%的人选择了“支持”。有了“民意支持”的政府更加理直气壮地开始大桥的建设。
这次“公投”的结果让世界遗产组织大失所望。一直以来,该组织都致力于以遗产为契机推动当地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主性,然而德雷斯顿的民众却以集体投票的方式要求“破坏”一个遗产,而这样的投票又具有无可辩驳的合法性。对世界遗产组织来说很难想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挤破了头都要申报遗产的时候,竟然有人选择对抗?
其实,民众也是被冤枉的。仔细回顾此次公投,我发现,选项的设置非常具有导向性,问卷没有提任何与世界遗产相关的话语,只是问“你是否支持修建大桥”。这种问题设计很容易让民众错认为这只是一项与城市发展相关的举措,丝毫意识不到被世遗除名的危险。按照一些当地学者的话说,这是当时新上任的政府为了与前任政府显示政策不同而刻意为之,所谓的民众意见只是被政客利用罢了。
但木已成舟,既然挟持了民意,桥就不得不建。直到“公投”一年后,易北河谷被列入濒危名录,许多当地民众才恍然大悟:被坑了!他们开始频繁组织示威游行,反对大桥的修建,他们拿出亚琛大学早先的一个报告,证明大桥的修建破坏了易北河谷的景观。一方登台,另一方也毫不示弱,支持修建的民众同样在河边搭台为大桥助威,毕竟人家拥有投票投出来的“主流”民意支持,谁也无话可说。
事情越闹越大,从2006年秋天开始,德国联邦政府不得不介入此事:先是召开文化委员会的听证会,又由德国的世界遗产代表主持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2007年3月和5月,德雷斯顿所在州的最高法院以及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分别宣布,大桥的建设以及公民的建桥意愿不可改变。
这下,上到联邦法院,下到市法院,都为大桥开了绿灯。但世遗组织不愿放弃,他们继续游说各方:如果要解决交通问题,能否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开通道,比如换地方?但这种学者式的游说很难对已定型的政策有所改变,州法院甚至责令大桥的建设要“迅速”执行。到了2009年,在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的情况下,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易北河谷除名。
回顾整个过程,民意看似占据了上风,但被利用的成份相当明显。虽然除名已经告一段落,但事情远没有结束,由此引发的两派辩论至今仍在进行,桥下的游行也依旧不断上演。既然桥的修建不可逆转,人们开始关注另一个层次的问题:即使修了桥,河谷的遗产价值就消失了吗?究竟谁有权利来定义什么是遗产?文化景观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讨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