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3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聚焦中原经济区系列报道之二

家门口的城镇化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解城镇化难题

本报记者 韩俊杰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30日   01 版)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党总支书记孔繁鑫现在是个大忙人,不仅经常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有时还得出去讲课。他讲的,不是什么理论,而是当地农民为获得“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所做的努力、迈过的沟坎。

    孔繁鑫工作的祥和社区,一排排别墅式楼房错落有致,马路宽阔,绿树环抱,俨然城市高档社区的模样。

    “不能光看这些表面上的事儿。”孔繁鑫会建议参观者看看社区安装的日本生产的污水处理设备、便民服务中心、与城里重点校联合开办的学校、幼儿园、图书室、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警务室、饭店等。“这才叫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光有房子行吗?”他说。

    像祥和社区一样,广大河南农村,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化。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正在保证填满国家粮仓的同时,整合城乡资源,让更多农民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业,初尝城镇化的生活。

    两个多月前,河南省舞钢市新型农村社区张庄社区的10户农民以自家房屋做抵押,从当地农村信用联社获得了总额为331万元的贷款用于生产。3个多月前,该市为张庄社区的首批21户农民发放了房产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这意味着,农民住房在河南首次拥有了房产证。  

    过城里人的生活,盘活农村最庞大的房产资本,仅仅是这几年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让农民就近进入与城市社区同样标准的新型农村社区居住,就近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或者创业,在家门口实现城镇化。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政府、农民与企业承担什么角色?钱从哪儿来?农民的根本利益怎样保护?

    中国青年报记者带着一系列疑问进入河南乡村,深入农民家中、新社区管委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了当地政府与民间目标一致后惊人的创造力,见证了一场对广大河南农民来讲既实实在在又确实是暴风骤雨的变革。

    新村建设源于农民渴望改变生活

    农民最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站在自家的3层别墅式小楼前,农民刘国印说:“就是这种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就像我现在一样——彩电、冰箱、空调一应俱全,厕所用抽水马桶。”

    支撑这种生活水平的,是他一家人在家门口就业的收入——大儿子开大货车,月收入四五千元;大儿媳在一家纺织企业上班,月工资1000多元;刘国印本人,在社区治安联防队工作,每月也有工资。

    刘国印是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最早的住户之一。祥和社区从2006年就开始规划建设,是河南省最早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之一。

    目前,社区附近是一个已经集中了32家企业的产业集聚区,以电力设备和体育用品为主导产业,从业人员5300人。工人大部分来自祥和社区,上班步行也只需十几分钟。

    刘国印原来是后辛庄村人。跟许多贫困农村一样,后辛庄村老村的宅基地根本没有任何规划,划分得东一块儿西一块儿,村民自己盖的房子高高低低,样式也杂乱不一。

    “因为村里没有排水设施,每家在新盖房子的时候,都要比邻居家的地基高出一截,以方便自家排水。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每过几年,自己新盖的房子就得因为邻居建房而重新翻盖。”刘国印说,“以往,农民一生至少盖3次房子,一辈子辛辛苦苦挣的钱都搭在这上面,根本没有能力真正改变生活,谁不想村子的面貌能够彻底改变!”

    农民的迫切愿望,与政府的规划不谋而合。新乡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克永说,2006年,新乡市开始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古固寨镇聘请同济大学和郑州大学城市设计院,将全镇15个行政村规划为6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步规划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3平方公里的商贸服务区和3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后辛庄、崔井、王连屯这3个村都是穷村,政府拿这3个村做试点,才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古固寨镇原人大主任、祥和社区党总支书记孔繁鑫说。

    要建新社区,钱从哪里来?孔繁鑫说,社区的道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部由政府承担。一个社区财政首先补助1000万元,政府同时整合各项涉农专项经费,打包向社区建设投放。房屋建造款由农民自筹,农民自主选择规划好的户型,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第一批每户免费送10吨水泥,并协调最高3万元的贷款,政府贴息3年。

    房子建成后,政府为村民的房子免费办理房产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入住社区居民可办理城镇户口,享受与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并继续保留承包地使用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和与之相关的惠农政策,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

    万事开头难。规划和政策有了,如何说服村民拆了老房子,搬到新社区?

    镇里和村里的干部采取多种方法对新社区进行宣传。“我们连续开了许多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教师会、村里红白事老董会。”孔繁鑫说,“我们把政府的政策印刷成‘明白纸’,让干部一户一户送到户主的手上,要求户主签字证明真的收到了。我们还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到市里其他已经建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参观。”

    “做村民的工作,干部必须得放低身段。”孔繁鑫说,有一天晚上,他召集一些村民开会,村民们都坐在板凳上,他就故意拿了两块砖头坐得低一点,耐心地向村民讲解新社区的政策。

    2007年初,时任后辛庄村支书兼村主任的崔增连和其他81户村民首批开始在祥和社区建房。当年年底,第一批村民搬进社区,老村房子拆除。这时,社区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也已经基本建好,看到实景效果的村民不再怀疑,开始纷纷报名到新社区建房。到目前为止,已有818户在新社区建房,社区规划用地780亩,节约土地800亩,节地率达51%。

    “对于暂时没有钱到新社区建房的群众,村里帮助他们到产业集聚区就业,增加收入,让他们挣到钱再盖房。”崔增连说。对于村里的贫困户,2010年政府又筹集资金在社区建设了3栋近8000平方米的廉租房。今年1月16日,首批22户贫困户率先搬进了廉租房。

    村民李泽英说:“现在,我们住的是和城里一样的社区,就业就在家门口的工厂里,却没有城里那么多压力,感觉过得比有些城里人还好。”

    “现在回想起来村子的发展,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崔增连说,“是村民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过上城市生活的迫切愿望,使我们能够走到今天。”

    新型农业现代化如何催生新城

    中鹤集团所在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企业驻地王庄镇也是农业重镇。中鹤集团依托当地粮食集中产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到2011年底,集团总资产33亿元,2011年产值24亿元。

    基于保障质量的现实诉求,中鹤集团希望强化对粮源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向产业上游发展,把农田建成“第一车间”,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但是农户传统的分散种植,种子和农药使用不统一,使粮食品质难以保证。

    从2010年初开始,中鹤集团联合企业所在地部分农户组建“鹤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机械化和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的“六统一”作业。

    中鹤集团行政服务中心经理王文明说,合作社集中的土地2011年创造了小麦亩产605公斤、玉米亩产740公斤的高产纪录,也为申请产区原粮的绿色认证或有机认证提供了可能。

    然而,在土地进一步流转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村庄散落于大片农田之中,排放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村中空心化严重,很多农民侵占农田建新房向外围扩张。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扩大,附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中鹤成为产业工人。他们的活动空间由相对分散变为高度集中,收入大幅增长,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教育、医疗保障、商业服务等产生新的需求。

    受迫之下,中鹤集团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将王庄镇村民集中到统一的居住社区、转换为产业工人,土地大规模流转集中到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另通过对旧村庄、村路复耕,田埂、沟渠二次平整,大批土地复耕,以此打造一个大面积的清洁原粮种植基地。

    2011年1月8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中鹤调研,对其构想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很多国内外专家考察后也认为,河南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省份,国家提出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河南要再贡献超过七分之一,10年之内每年都要增产20亿斤。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土地大规模流转集中,正是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这坚定了中鹤集团的信心。王文明说,王庄镇行政区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合15万余亩,耕地面积约9万亩。这里有行政村46个,人口7万人。重新规划后,可净增耕地3万亩。

    2011年8月份,中鹤新城项目开始启动,浚县财政出资51%,中鹤集团出资49%成立浚县中鹤新城投资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开发运行。项目一期开工建设164栋住宅楼、3栋行政服务中心楼、20栋中小学教学楼、5栋商业中心楼,总投资13.44亿元,占地3000亩。

    目前,59栋住宅楼中的1430套已经具备入住条件,4个村庄的选房、搬迁工作正在进行。中鹤新城的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出资兴建,居民住宅、商业设施等由公司承担。

    王文明说,59栋建好的楼房,25栋用于安置小齐村、南街村、西街村、南胡村4村村民,均价为每平方米650元。34栋用于安置镇里有住房需求但不能建房的村民,按照成本价每平方米1350元购房。安置范围内的村民,旧房拆除另有补偿,一般农村的5间平房就可以不花钱换到新社区120平方米的新房。

    他介绍,一期工程所用土地均是国有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因此与其他新型农村社区不同的是,迁入中鹤新城的居民,可以办理商品房的房产证。

    企业出资为农民建新房,资金从哪里来?王文明说,旧村全部拆迁之后节约出来的3万亩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按每亩15万元的价格计算,应该有45亿元左右;每个村庄的搬迁费用按5000万元来计算,46个村庄的搬迁费用也就是23亿元左右,不仅完全够用,而且应该还有20多亿元的盈余。

    小齐村党支部书记魏成富说,作为今年首批搬迁的4个村之一,小齐村在全镇第一个进行“村改居”,如今全村70%的劳动力都在中鹤打工,农业生产早已经不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记者在中鹤采访的当天,正赶上王庄镇北王庄村村支书张学俊到中鹤集团商量加入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的事情。

    他说,该村2000多口人,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在外地或者中鹤集团打工,2000多亩地基本上都是由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在种,辛辛苦苦种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如果加入合作社,自己不用种地,一年就可以得600公斤小麦的钱,村民们加入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愿望都很强烈。

    据王文明介绍,按照规划,全镇所有村庄在未来将逐渐向中鹤新城社区聚集,村里一律不再新批宅基地。为保证农民进入社区后有收入保障,中鹤集团为全镇7万名并村进城人员提供了3条就业渠道。第一,负责12万亩清洁粮源基地种养的鹤飞农机合作社可安置1万名职业农民;第二,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可安置两万名产业工人,新城三产可提供8000个岗位;第三,对不想从事农业和到工业园就业的其他村民,公司将通过新城配套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对其进行就业创业培训,确保村民搬进社区有活干、有钱赚。

    新社区拓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    

    2008年,长葛市停止农村宅基地的批建,计划实施“迁村并点”工程,将全市300多个行政村合并建设成100个左右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该市石象乡古佛寺村与苗庄村因此被规划合并到一起。但受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制约,计划一直未能付诸实践。

    几年来,由于家庭新增人口和结婚,村民建新房的需求日益强烈。据苗庄村去年4月份进行的一份入户调查显示,该村983户村民中,368户都需要划分新宅基地建房。

    与此同时,在长葛市迅速发展的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众品集团,正在为土地的制约而发愁。该公司主要经营的是冷鲜肉、冷冻食品和果蔬加工,但是上游产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品质和标准差的现状,增加了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存在着食品安全的隐患。

    众品集团行政服务中心副总监张旭伟说,该企业几年前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推进上游养殖基地的建设,但由于受建设用地制约,已开工的养殖场项目被迫拆除复耕,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投入成本。“果蔬种植基地由于缺乏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标准难以统一,品质难以保障。”

    如此背景下,去年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期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新型城镇化体系之中,让长葛市的领导眼睛一亮。

    在政府的牵头引导下,两个村庄与众品公司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古佛寺村和苗庄村将建社区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交给众品集团使用,众品集团则按每亩建设用地15万元的标准出资,解决社区建设的启动资金问题;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由政府出资。

    同时,两个村原种植蔬菜的耕地全部流转给众品集团,作为该集团的蔬菜种植基地;其余耕地按照每亩1000斤小麦的价格全部流转,作为众品集团与金麦郎公司合作建设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众品集团还在当地建设养殖基地和果蔬加工基地,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今年3月底,古佛寺社区破土动工,按照规划,社区迁并古佛寺、苗庄两个行政村的6个自然村,共1790户,5647人。社区规划占地面积378亩,规划续建预留地18.6亩,原村庄占地面积1086.6亩,节约土地690亩,节地率达到64%。

    新社区如何规划建设,政府全部听从群众的意见。乡政府工作人员逐门逐户进行走访,让群众填写住宅建筑模式、户型面积征求意见表,从选址、规划、楼层、户型、建设、拆迁等所有方面反复征求群众意见。记者在当地看到,每户群众的选择,都有户主签字并按指印确认存档。

    拆迁补偿款如何计算?据石象乡人大主席、古佛寺社区建筑指挥部副指挥长阎智义介绍,每个村子按照节约土地指标的多少,首先计算可获得土地补偿款总额;然后再根据全村村民的旧房统计情况,对这笔土地补偿款统一进行分配。

    “为了多获得一些拆迁补偿,有些群众就想让楼盖得高一点,多节约一点地出来。有些年轻的村民甚至提出想住高层的电梯房。”阎智义说,经过综合全体村民的讨论,目前社区住宅采用的是5层结构,一楼是仓储室,上面4层是住宅。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许昌市对在建的每一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要求做到“五化十有”,即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生活洁化、垃圾三化、路灯亮化,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体育健身场、网络通信设施、商业设施、五保老人公寓、公交站点、合寿堂。

    “农民土地方面能得到的收益,全部归农民。社区的农民还都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就近就业。”石象乡党委书记、古佛寺社区建筑指挥部指挥长刘璐告诉记者,目前社区现有劳动力2686人,社区将腾出的耕地交由众品进行规模化经营,加上社区规划的农贸市场和商业服务,可就地安置1000人。

    “经测算,农民入住社区后,收入途径和总量增多,年均纯收入可由原来的8800元提高到1.1万元以上。”刘璐说,“到时候社区还为入住的农民解决低保、医保和社保。如果农村、城市社会保障标准不一致,则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让农民享受最高的保障标准。”

    苗庄村50多岁的魏根花说,她家里有10口人,她丈夫和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在外打工,留下她一个在家照顾70多岁的婆婆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还得管着家里的7亩多地,整天都忙得顾不过来。

    “社区建好了,工厂建好了,俺家那口子和儿子、儿媳都能回来就近工作,一家人就不用为赚钱东跑西奔了。孙子孙女也不会整天喊着想爸爸妈妈了。”她一边心疼地摸着两岁半的孙子额头上的伤疤,一边跟记者说,“二儿子家的小孩子去年就被烫伤一次,前段时间又碰伤了。小孙子才两岁多,他爸爸妈妈都在郑州饭店里面打工,孩子这都半年没见爸爸了。”

    魏根花说,二儿子和儿媳也都想孩子,一听说要在家门口建新社区、新工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儿干,都高兴得很。等厂子一盖好,他们就要回家来干,不出去了。

    苗庄村的村民苗德安说:“社区建好后,不仅住得好,还能就近打工挣钱,多好!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盼着社区早些建好,都往上使劲。前段时间社区建设牵涉到118座土坟需要迁移,群众都非常支持。5天时间,118座坟全部迁出了,骨灰暂时寄存在长葛市殡仪馆,等到新社区的合寿堂建好后,再把老祖宗请回来。”

    古佛寺社区邻近的胡庄村村支书杨文彬说:“原来俺村里还有不少村民想着到县城去买房,现在一看古佛寺社区规划得这么好,施工质量又高,又能在家门口就业,全村大部分村民都要求并入古佛寺社区。”据记者了解,经过充分论证和听取群众意见,目前胡庄村已经被批准并入古佛寺社区,其拆迁补偿方式采取同样的办法。社区原先的规划不用改,只要再盖一些住宅楼就行了。

    像古佛寺社区这样的新型农村社区,许昌市计划启动建设300个。许昌市委书记李亚说,新型农村社区像一根扁担挑两头,一个桥梁连两岸,一头是新型工业化,一头是新型农业现代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疑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我们推进“三化”协调,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据了解,目前,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近400个。

    在调研了新乡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后,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撰文表示,我国人口众多,现在的城镇化率是46.6%,按照年增长1%左右的速度,30年后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仍然要有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一方面是要稳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增强城市实力,增强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一方面是要让留在农村的人安居乐业,建设新农村,过上与城里人同质化的现代文明的生活,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特别是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密集的大省,选择就地城市化比较实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好了,城镇化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分享到:
家门口的城镇化
坦克炮神贾元友(下)
双破纪录 金童玉女称雄泳坛
一枪逆转 卫冕冠军力定乾坤
我国新一代大火箭发动机“极限工况热试车”成功
湖北房县农村低保保了谁
争金还是健身 中美举重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