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进奥运名单就等于必须拿金牌,训练几乎是运动生涯的全部描述——

中国举重举不起的“失利之重”

特派记者 郭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31日   12 版)

    当地时间7月29日,中国选手吴景彪痛失奥运会男子56公斤级金牌。CFP供图

    7月30日,中国选手李雪英在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比赛中夺冠。CFP供图

    射击和游泳两个大项的强势出击,让中国奥运军团金牌不断。但本该续写奥运金牌辉煌的中国举重,却在近两天连遭重创——女举53公斤级17岁小将周俊折戟B组,男举56公斤级23岁主力队员吴景彪失手,“仅仅”获得银牌。

    赛后,吴景彪在电视镜头前泣不成声鞠躬道歉,并称“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待”,其情感人。当晚,中国举重队召开的紧急会议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两点,会议主题要求教练员“不要受前面比赛失利和舆论不满的干扰,力争让队员放下心理包袱,全力去拼后面的金牌”。

    事实上,对周俊和吴景彪“过分苛求”的,绝不是媒体和广大普通体育爱好者,而恰恰是体育主管部门——在他们看来,“丢了”奥运金牌几乎就是“罪不可赦”。

    “本来这次中国代表团就非常低调,生怕成绩不好被大家骂,就连代表团人数和上届北京奥运会时相比都少了一半,毕竟咱们国家搞体育主要还是靠行政拨款,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有代表团成员告诉记者,“所以,越是这样,就越要求有夺金实力的选手必须冲金。只不过有的项目成功了,有的项目确实比较困难。”

    “练不练”不是运动员说了算

    只是,事先谁也没想到举重会率先连连受挫——举重在中国奥运战略版图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举重世界冠军的数量在中国体育界远远多于乒乓球、跳水等中国垄断性优势项目,尽管此前有单项世锦赛抓举、挺举和总成绩分3项计算金牌数量的加成因素,但中国举重在世界举坛的赫赫威名尚无挑战对手,因此,周俊和吴景彪的失利就显得格外“刺眼”。

    算上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这已经是记者第三次在现场采访奥运会,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到,绝大多数国外运动员感受不到本国体育主管部门的过大压力。而年仅17岁的周俊三把试举不成,正是她难得的经验积累过程;“必拿金牌”的吴景彪意外失手,也会成为日后他东山再起的坚实基础。但对原本完全可以看淡金牌的中国举重而言,周俊和吴景彪在这一刻不得不独自揽责。

    “其实,吴景彪还能再打一届奥运会,我相信,如果他能保持状态,4年后他还是这个级别金牌最有力的竞争者,毕竟实力在这儿摆着,去年世锦赛他刚破过世界纪录,很有前途。”一位国内举重教练在得知吴景彪失手后感慨道,“别责怪他,运动员出现失误太正常不过了,我们拿那么多金牌的时候别人也很羡慕,但人家也不是说就放弃了,该练还得练。”但在国内,“还练不练”的选择很难由运动员自己做主,“上不上”的选择更是要遵从某些人的长官意志。

    苦练的唯一目标就是奥运夺金

    周俊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王明娟取代田源,周俊此刻应该在举重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刻苦训练,并憧憬着自己未来能有一天像前辈们一样,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高唱国歌。

    因此,从雅典奥运会开始,举重队的参赛名单就成为奥运金牌的通行证。为了拿到这张珍贵的通行证,相关人士要使出浑身解数——从前任重竞技中心主任韦迪到现任举摔柔中心主任马文广,从辽宁到山东,每名奥运金牌运动员身后,都有一股庞大的力量左右着这些金牌的归属,而所有的交流、协议和运作的最终指向,也只有两类金牌:奥运会金牌和全运会金牌。

    只是,在中国体育强大的“举国体制”保障下,这些难以明说的现象一直被掩盖着。世界上最好的训练条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教练,让中国举重运动员在追求金牌的推动下奋勇前进。

    “中国举重运动员比人家练得苦,练得好,唯一目的就是拿奥运金牌,不然,省里(体育局)就不管了,因为他们是专业运动员,这就是他们的任务。大家看的也是他们能否拿金牌,不会关心别的事。”中国举重界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远的不说,就说北京奥运会咱们的首金得主陈燮霞,当时多轰动,现在她是什么情况又有谁知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广东籍运动员陈燮霞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较量中为中国代表团拿到首金,一时间,她几乎被奉为“民族英雄”,但2009年的亚锦赛却成为陈燮霞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比赛,那次比赛获得银牌后,陈燮霞的运动生涯几近结束,国家举重队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她“有伤”。陈燮霞随后到北京体育大学读研究生,但她无法重返举坛的真正原因,却仍是一个巨大的谜。

    “陈燮霞的事情可能若干年后会有答案,只能说她的运气太好了。”这位内部人士说,“如果她能跳出‘北京奥运首金’这个光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过好后面的日子,那就是她最好的结果了。”

    选拔赛一举定乾坤竟成奢望

    从陈燮霞的“退役”,到廖辉的“牺牲”,再到本届伦敦奥运会上周俊的“无奈”和吴景彪的“遗憾”,两个奥运周期后,中国举重已经到了不得不着手解决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不过,据记者了解,一直以金牌论英雄的中国举重,要迈出这一步的难度极大。比如,选拔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一纸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对于本届伦敦奥运会,举摔柔中心早在去年便想“选拔赛一举定乾坤”,但一直拖到今年7月奥运代表团成立前一周,女举4人名单才正式确定。

    这也正是获得女子举重53公斤级金牌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祖尔菲娅在本届奥运会上成为中国记者关注焦点的真正原因。

    “她原本就是湖南人,但在队里显不出来,所以就走了。有这种情况的不止她一个人。”有知情人告诉记者,“举重分级别,金牌很多,各省都很重视,所以,地方队练举重的小孩其实不少,但练几年后一看,练不出来,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或者去别的国家发展,或者就彻底不练了,去干别的。”

    越发严重的“唯奥运全运金牌论”,使得中国举重尽管拥有众多奥运冠军,却无法让这项运动真正在民间生根发芽,这也是普通民众提到举重时只知道“奥运冠军”而很难了解这项运动的真正原因。

    记者曾采访过几位对举重运动极为痴迷的美国青年,他们对于中国举重的崇拜溢于言表,甚至就连举重鞋他们都要托朋友从中国的购物网站上买,但令他们感到不解的是,拥有多名世界冠军的中国举重运动员,似乎除了训练和比赛,从来都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平时在互联网上根本找不到有关他(她)们的信息,他(她)们好像每天都在训练,没有广告,没有讲座,也没有互动。这很让人奇怪,他(她)们还拥有这么好的条件。”

    在美国人看来奇怪的事情,在中国人看来并不奇怪——国家对举重的财政投入几乎完全应用在竞技层面,而普通民众也只有在大型运动会时,才会在电视镜头中看到举重运动员的身影。等大赛一结束,他们又仿佛消失了一般不见了踪影。

    本报伦敦7月30日电

特派记者 郭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7月31日 12 版

中国举重举不起的“失利之重”
失衡的杠铃
朱启南失利只因想法太多
一位37岁体操老将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