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赵亚辉:人生犹如电影

本报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31日   06 版)

    成千上万数不清的遗体,被白布包裹着,在眼前铺开,一直伸向远处的天际,没有尽头。许多推土机同时工作着,在他们身上覆盖上一层薄薄的黄土,行成一道道“田埂”……

    这不是电影里的镜头,也不是小说描述的场景,而是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在伊朗巴姆地震灾区看到的真实画面。即使过去多年,只要他闭上眼睛,这个画面依旧会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那一次,他哭了,作为记者,那是他第一次掉眼泪。

    从业10年来,新闻记者的职业,带给他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2000年,中国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的赵亚辉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最初他进入人民网做起了市场工作。想到这段离自己“记录历史”的梦想似乎有点远的历程,赵亚辉并不觉得遗憾,“因为那段时间让我有了一个好的心态,也让我形成了自己成熟的价值观。”

    3年后,赵亚辉转入人民日报教科文部。这一年,初入行的赵亚辉就碰到了几件大事。

    “参加非典疫情报道,随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采访伊朗巴姆地震。”尽管初出茅庐,但在新闻采访这场戏中,赵亚辉是个好演员,总是一下子就能入戏。

    2003年,在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上,几乎“与世隔绝”的76天里,在风浪摇摆的折磨和枯燥单调的生活中,他每天坚持把采访过程和远航感受记录下来,每天坚持拍照片,积累了数万字的“远望日记”;在2005年的珠穆朗玛峰复测行动中,在寒冷刺骨的藏北,在大风呼啸、昼夜温差近60度的珠峰高海拔地区,他坚持采访了100多天;2007年,他沿着前辈范长江的足迹重走西北角,跨越7个省区,120多个县,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西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他作为人民日报社最早到达震区现场的记者之一,和同事一起,先后转战绵竹、汶川、北川、绵阳等地,在灾区采访22天,采写大量感人的报道。

    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你能赶上这么多大事儿?”

    赵亚辉说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因为我愿意去做很多人可能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我会去主动争取到新闻现场的机会,用心去采访。”在新闻事件中,他愿意让自己成为一个亲历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为了这种“亲历”,他放弃了很多东西,他放弃跟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机会,他放弃安逸的假期,有一次为了采访,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职称考试。

    2004年,参加为期50天的中美联合喜马拉雅冰川科考,那一次他是唯一一名记者。科考的重点区域是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最高峰、海拔7694米的纳木那尼雪峰,那里有中国最厚的山谷冰川。

    在冲击主冰川的时候,由于已经历经了十几天的攀登和准备,再加上装备差,鞋也有问题,赵亚辉的脚后跟都被磨烂了。更严重的是在攀登的途中,他又和其他人走散了,当他一个人在海拔6000米的冰川上艰难行走时,听着自己沉重的心跳,他似乎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十几个小时以后,当他终于出现在其他队员面前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终于活着回来了!

    这样的考验在他的生命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也许在以后的生命中还会继续出现,但赵亚辉说自己并不后悔选择这样一条路。他希望当自己年老的时候,面对着年轻的新闻学子,还能够把这种对于新闻的激情和热爱传递给他们。

    微寄语

    人生就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不可重复的电影。不做烂片,争当好片。

本报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7月31日 06 版

康辉:要真实也要完美
赵亚辉:人生犹如电影
杨艳:一秒当成三秒用
招行评选2012“财智绅士嘉人”
白银市消防户籍化管理辖区重点单位
圆梦九天的壮丽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