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04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四川启动“新甘石工程”连通藏区小电网

万名青年为“电力孤岛”送光明

本报记者 王鑫昕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04日   02 版)

    如果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藏族阿妈白玛翁姆看不到春晚的遗憾恐怕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停电,她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央视春晚了。

    7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慰问团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慰问电力工人。家住瓦泽乡瓦泽村的白玛翁姆因此弥补了一点遗憾——在现场,她看到了冯巩、殷秀梅、屠洪刚等知名艺人,还欣赏了他们表演的节目。

    现在看来,白玛翁姆的遗憾或将成为历史。今年3月,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了“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工程”(以下简称“新甘石工程”)的输变电线路工程项目。这项工程将把四川藏区孤立的小电网连上国家的大电网,这样一来,即便到了冬季枯水期缺电的时候,老百姓的家里也不会停电,四川藏区的用电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

    外人也许很难理解,这段1015公里的输变电线路意味着什么。

    在国家电网尚未覆盖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州18个县,分属于17个各自独立的地方电网。由于无法通过大电网的电力调度,秋冬季节枯水期,停电是常有的事。

    石渠,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县,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太阳部落”。但在“太阳部落”,人们却最渴望光明。冬天一结冰,县城旁边唯一的小水电站就无法发电,供电时间常常被限制在晚上7点到11点。居住在县城幸福街的藏族妇女拉嘎把停电的感觉形容为:就像少了一只眼睛。

    停电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烦恼。藏语电视节目会因为停电戛然而止,学生放学后必须赶在停电前写完作业。政府机关不得不买来大型柴油发电机,确保应急供电,一天下来,光是柴油消耗就得花6000多元。

    2011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与四川省委、省政府共同启动四川省藏区电网建设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92.5亿元用于四川藏区电网建设。“新甘石工程”是其中的打头项目。这条线路仿佛未来四川藏区电网的脊梁骨,将把沿线的“电力孤岛”连上国家电网,当枯水期缺电的时候,国家电网将给各县送去持久的电能。

    “新甘石工程”总投资32.15亿元。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沿线地区的人口并不密集,未来的售电量将十分有限。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投资这样的工程,恐怕1000年都收不回成本。

    为什么要费时、费财、费力建一个没有利润的工程?包括“新甘石工程”前线指挥长、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朱白桦在内的很多人,最初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在前往现场考察、并与当地干部百姓接触后,朱白桦有了新的认识。一位藏区干部对他说,因为没有电,藏区一些地方在解放后几十年都没啥变化。

    朱白桦对记者说,作为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理应代表国家履行当中的政治责任。建好“新甘石”,不仅是做工程,更是做公德。

    这条几乎贯穿青藏高原东麓的输变电线路,堪称四川电力建设史上最艰苦的工程。在有些施工点,每架一座塔,都是在挑战生命的极限: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最大风力9~12级。输电线路全线将翻越6座雪山,施工现场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最高海拔4600米,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和强辐射区域,最低温达零下45摄氏度。

    来自成都电业局的年轻工程师赵宗波刚到石渠时,连步行也感到吃不消:头痛,胸闷,喘气不止。刮起暴风雪时,正在架设铁塔的工人只能紧紧抱着铁架,防止尚未固定牢的材料被风刮下去。

    即便是休息时间,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气压低,要用高压锅才能把饭煮熟。饭不能吃太快,否则喘不过气来。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平原地区的人上了高原,“吃没吃饱不知道,睡没睡着不知道,生没生病不知道”。

    为此,四川省电力公司以18个一级医疗站、5个二级医疗站、1个三级医疗站,71名医护人员及5台救护车的医疗力量,作为生命保障系统,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截至目前,“新甘石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为了在10月初完工通电,在1000多公里的线路上,已有1.3万人次的工人、技术人员在现场工作。青年工人正以惊人的毅力努力适应高原施工环境。

    藏区群众正以朴素的言行表达着对电的渴望。工程项目部藏语翻译、藏族女孩卓嘎说,乡亲们都觉得她找到了一份最好的工作,并以她为骄傲。在工程现场,有藏区群众免费给工人们当向导,甚至背着技术员过河。

    58岁的藏族老干部波洛说,藏区群众对电的渴望是发自内心的。缺少能源,光靠国家一年又一年的扶贫资金解决不了贫困问题,能让群众致富的畜牧加工业等产业,都需要电。有了电,石渠将迎来“第二次解放”。

分享到:
英国《自然》这次太不尊重“自然”
“能人”搞招生 教育部发预警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在武汉现场交流
5200万年前 南极有雨林
铬超标胶囊清理完成 76人受处理
白银:消防逃生成军训必修
东莞塘厦移动终端查火患
水中急救
国门风口斗火魔
杭州地铁票价听证 多数代表叫“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