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8日,全国首个村级市在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正式挂牌。有细心的人发现,在当天的挂牌仪式上,竟连一位濮阳市各级政府官员的身影也没有出现。这样现象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同时,社会各界的争议也纷至沓来。
7月3日,带着对西辛庄发展的诸多疑问,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实践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一行11人走进了西辛庄。
行动:揭开西辛庄的神秘面纱
一提起“农村”,大家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闭塞落后、家畜家禽满地跑的画面。听说西辛庄非常先进,队员们心中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老想瞅瞅西辛庄是什么样子了。”队员尤家亮说。为了先睹为快,他在网上搜索了许多西辛庄的图片。
既然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他们的调研方式就以“采访”为主。出发前一周,他们就开始收集对西辛庄的相关报道、学习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和新农村发展现状,并制订了好几份采访提纲。“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养老和工业这四个方面。”带队老师王娇在筹备会上强调此次“采访”的方向。
出发前一晚,队员王英翠甚至兴奋地“梦到了西辛庄”。
当调研团乘坐从县城租来的面包车开过庆祖镇的那座小桥时,西辛庄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拉开。
“哇!这么干净!”“这小别墅不错哦!”“看那块石头!‘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还没下车,大家已经跃跃欲试。安顿好行囊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走上西辛庄的街头巷尾。
为了真实地了解西辛庄的村情村貌,调研团分两队展开了“行动”。“大队人马”直奔村委会、医院、学校、工业区等主要调研地点,通过座谈会等方式与当地“官方”交流。“小队人马”则“潜伏”在村里的各个角落,见着村民就开始拉家常。“大娘,现在家里收入咋样?”“大哥,你觉得咱村建市中不中啊?”他们操着一口地道河南话,刺探到了许多“情报”。
三天里,调研团几乎把西辛庄“翻”了个遍。
思考:西辛庄还缺什么
每天晚上,调研团都要开会,分享当天的调研成果,并就西辛庄的新农村事业发展状况进行研讨。
随着调研的深入,大家对西辛庄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共识。“这个村子的教育、医疗、工业等公共事业的确发展得很棒。可是,是不是还缺点儿什么?建村级市这个事儿靠谱吗?”
在对西辛庄集资建设的濮阳县民生医院的走访中,调研团发现,“这个农村医院一点儿都不比市里的医院差。”濮阳县民生医院信息科主任李连任介绍,该医院不仅吸引了西辛庄所在镇庆祖镇的居民前来,连濮阳县其他乡镇的人都来这里看病。
在西辛庄小学校长梁振海的办公室里,调研团则见识了西辛庄教育发展的独特之处。杏文化节、兰文化节、相信文化节、红灯笼节、艺术节、体育节……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梁振海说出6个专属于西辛庄小学的节日。在梁振海眼中,“素质教育”已经落后了,西辛庄小学拥有更加前卫的教学模式。
调研团还得知,为满足自身发展和村民需求,西辛庄将建起一座可以容纳一千多名学生的小学。同时,正在筹建的疗养院也将满足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需求。
7月6日早晨6点,61岁的村支书李连成如约等在办公室,接受了调研团的采访。对于西辛庄建立全国首个村级市,李连成表示,城乡之间的差距最大程度体现在基础设施上,西辛庄敢于建市是因为有完备的基础设施。
然而,调研团总觉得这个家家户户住别墅、开小车,收入颇丰、医疗免费、教育水准高的西辛庄还“缺点儿什么”。
这个问题很快有了答案。西辛庄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调查结果显示,西辛庄村民每年用于购书的费用大都在100元以下。调研团还了解到,西辛庄唯一的图书馆原本设在小学校里,后来因为学校生源不断增多而取消。
“作为新农村发展的典型,西辛庄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沿。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西辛庄在文化发展方面还挺欠缺的。”队员焦金说。
收获:“和上课的感觉不一样”
三天时间过得飞快,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感叹“和上课的感觉不一样”。
“在学校里,课程安排基本都不会离开教室,哪有时间做采访。”队员梁光启说,“这次能够近距离地和村民打交道、入户采访,对于学新闻的同学来说还是挺难得的。”
而对于已经接待过各种媒体的西辛庄来说,大学生们的采访却带给村民不同的感受。“我们走的时候他们都说,等我们的调查报告出来要给他们送一份去。”梁光启说,“虽然我们做的东西也不是很专业,但这次调研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可能大过对他们的意义。我们会针对西辛庄的发展状况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是以往的‘采访’不能带给他们的。”
在活动中,调研团也发现了此前新闻报道中对西辛庄鲜有提及的许多细节。比如,为了大局发展,部分村民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因而会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对于这些未来的“媒体人”来说,真正、深入地了解真实的社会,从而激发自身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都是学校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所不能媲美的。
接下来,调研团的任务就是撰写调研报告、制作纪录片。“等做好了,就给西辛庄送过去。”
本报记者 黄丹羽 通讯员 贾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