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收视率交易黑幕”爆料者引各方关注

“我不愿活在疲惫之中,永远被收视率绑架”

本报记者 吴晓东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09日   03 版)

    “只要有钱,无论什么剧、无论在哪里播、什么时间段,收视数据都可以购买。”中视丰德影视版权有限公司董事长、《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锋日前在微博上爆料称,电视剧收视率可以买卖,一年花5000万元就可进入全国收视前十,一时间引起业内外一片惊叹。

    不过,王建锋曝出“收视率造假”之后,正在新疆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大祠堂》的收视率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想的那样跟着升温,“8月1日当天还下降了。”王建锋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造假者对收视率的操控一直都存在,上周五他还收到对方“周末愉快”的威胁邮件,而近日遭受质疑的从事电视收视数据调研业务的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发表的声明,特别是“本公司对个别不依据事实与证据,仅靠想象与臆测,散布本公司所谓‘有管理层参与造假’或‘索福瑞后台可改数据’等不负责任言论的个人或机构,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一条,更是剑指自身,但“这件事已经做了,绝不会妥协”。

    4日,曾以“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语惊电视圈的央视名嘴崔永元也发微博痛斥收视率交易黑幕,希望司法机关介入,而且“早就该介入了”。

    至今,王建锋的打假行为已经得到包括全国很多电视台高层在内的电视人微博公开力挺,一些相关行业组织的联名支持也在酝酿之中,一些广告商更是以不按收视率高低投放广告的方式予以声援。

    但炒作的嫌疑却没能因此消除。因为这次事件的双方都是收视率造假的利益相关方,都是商业公司,王建锋的爆料时间又离《大祠堂》的开播太过接近,不少业内人士和网友对爆料的权威性和客观性持保留态度。

    在采访中,王建锋向记者一再澄清“事实并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自从我们与新疆卫视合作热播剧场后,就不断有电视研究机构要与我们合作,以推广费换取收视率。《大祠堂》7月31日开播,从6月没答应跟他们合作开始,我们的收视率就受到影响了,乌鲁木齐的收视率一直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方。人家跟你要钱,你没给,那肯定会受到影响的。”王建锋说。

    按王建锋的爆料,对方承诺,他的“热播剧场”一年支付5000万元便可进入前十。该公司为了证明此言不虚,3天内竟然真的让收视率经历过山车式的变化,从大约0.1到1.0左右再回到原有的数据,如此惊人且可控的变化,看得他目瞪口呆。

    “我们一部剧的广告投放300万~700万元,用很多市场化的方式去推广电视剧,但结果不如人家这个,随便试一下他们的能力,就让我非常震撼了。如果通过他们,一个地区每天加起来的费用是16000元,按照30集算,15天大概投入是30多万元。如果是10个地区,也才300多万元。”这笔账王建锋心里非常清楚。为什么王建锋不肯用广告费买收视率?

    “我不愿活在疲惫之中,永远被收视率绑架。”在王建锋看来,这跟吸毒一样,只要你用了他的收视率,你给了他钱,你永远都得给他钱,“一个地区一年500万元,10个地区是5000万元,那我明年不给他呢?我又掉回去了,那对我有意义吗?我是一个版权公司,我是靠市场活着的公司。”

    你可以不做,但你别说,以免断人财路。这是一些业内朋友对王建锋的劝告,可他还是没能保持沉默。“如果没有《大祠堂》发布会上导演闫建钢眼含泪水的三鞠躬,我可能还不会说。这是一个导火索。一个收视率竟然把一个这么好的导演逼成这个样子,当天我就没忍住。”

    尽管很多电视人爱把一句“万恶的收视率”挂在嘴边,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收视率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台评价一个节目的最直观最权威的标准。不仅如此,广告商投资广告以收视率为标准,受众对电视台的认知度以收视率为标准,连电视台对员工的评估都以收视率为标准。特别是收视率和制作公司的收益直接挂钩,如果一部戏的收视率不给力,制作公司的尾款很可能就此泡汤,甚至面临电视剧中途停播的窘境。

    伴随着电视节目考评体系“唯收视率论”的开始,央视《读书时间》、《实话实说》、《挑战主持人》等社会效益和口碑不错的高品质节目因收视率低相继被停播,大量挖掘隐私、寻找刺激的娱乐节目却获得高度关注,部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倾向也有目共睹。

    2010年7月,《人民日报》曾推出“收视率造假,样本户污染”系列报道,对“个别卫视‘收买’样本户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进行调查,在很多业内专家看来很是震撼。然而,两年来,收视率造假行为没有被制止,反而愈演愈烈,收视率造假的根源在哪呢?

    任何行业的造假,说到底都是利益的驱动。

    “现在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和公司结账都是按卫视排名加收视率来结的。”王建锋举例说,排位在20名以后的,一年收入两三个亿,排位前十的有十个亿,排位前三的有70亿到80亿元。电视剧每年给电视台带来300多亿元的收入,间接有2000多亿元。在王建锋看来,收视率造假比商业行贿、比地沟油更厉害,“它毁掉的不仅是我一个人一家公司,它危害的是整个电视产业”。

    中国的电视台不是纯商业性质的电视台,娱乐大众的同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把收视率作为唯一指标显然与中国电视台的属性不符。

    “没有收视率不行,但唯有收视率肯定也是不行的。”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认为,瞬间注意力的商业化开发,就像街头的围观一样,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凑热闹的结果,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唯收视率论’近年来一直作为贬义词被业内质疑,对收视率的高度不信任前所未有。去年央视推出的新的节目评价体系中,收视率不再一家独大,专家研讨会、专业作品评选开始成为收视率之外的评价平台。”在赵彤看来,这些都是很好的信号。

    据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市场评估部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徐立军透露,为了保证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公正、透明、安全和准确,一套关于收视率调查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目前已进入向行业内部人士征求意见阶段。

    “此次将出台的新标准重在规范数据生产方的生产流程,包括如何抽样、如何安放测量仪、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等。”徐立军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对于王建锋和他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个利好。对于收视率打假,王建锋显示出了足够的信心,他说中国足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希望广电总局站出来成立一个组织来严查,甚至司法介入,通过刑侦手段把这个利益链打开。”他此次打假之举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评价体系”。

分享到:
“我不愿活在疲惫之中,永远被收视率绑架”
中山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改分记
暴雨夜,与死神争夺18个鲜活的生命
相关报告主编:调查结果为何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