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今年高考仅剩5天的夜里,高三考生陈鸣(化名)偷偷打开手机,在网上看看最新的网络游戏装备。
一把把锃亮的枪械,在他被屏幕照亮的瞳孔里掠过。这一刻,他只想快点告别考试,回到“一枪爆头”的虚拟世界里。
“今天晚上去打网游,还是去偷?”
虽然还不到18岁,陈鸣已经是网络游戏的老玩家。目前玩的是“穿越火线”,一款知名枪械网游。
在这个世界里,他学会的规则是“要成功只有两条路:必须多砸钱,或者砸时间”。前者被他称为“人民币玩家”。每玩一个网络游戏,学生的零花钱根本不够用。在“穿越火线”的世界里,1元等于100个CF点,陈鸣在淘宝上都是一次直接充10000个CF点。因为“穿越火线”里的付费枪械和付费道具很贵,一把稍好的枪使用一周的费用至少要10元,充值VIP还要每月30元。
陈鸣不知道的是,他游戏里的“战友”里,就有为此而铤而走险的孩子。
2011年,湖北宜昌市民警抓获了一个特殊的“小盗贼团”。
这个一年间入室盗窃30余起的小团伙,8名成员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他们的“头儿”出生于1998年10月,当时年仅13岁。
平时这几个孩子以QQ作为联系方式,相约的只有两件事:“今天晚上去网吧打网游?还是去偷东西?”
一天夜里,这群孩子撬开一所商行门面,盗窃现金25000元和高档香烟。得手后,他们堂而皇之地在一家旅馆开房睡觉。第二天起床时,他们发现旅社与一家住户的阳台相连,又撬窗行窃,偷了金银首饰和16条香烟。仅两天,涉案金额就达到4万余元。
偷窃得来的财物大多被他们用于购买虚拟游戏“装备”。
上网和买网络游戏“装备”像一个无底洞,吞掉了他们大部分的偷窃所得。其中,“穿越火线”的开销更是占了大部分。
因为年龄太小,他们达不到法律处罚的标准。更可怕的是,这些还不明是非的孩子却懂得,法律“管不了我”。当地民警曾将一名孩子抓获后批评教育,让其父亲带回家。“他当天晚上就跑出来,再度伙同两个孩子偷窃车内财物,当场又被抓获。”
孩子在游戏里学会了开枪
作为没有收入的中学生,陈鸣也同样为此而烦恼。一次,他看到一名不认识的“战友”的抱怨:“我在纠结,到底要不要为穿越火线花那么多钱?到底是为现实社会花钱,还是游戏?”
有人这样回答:“我花了一万多元,现在不玩了。都是浮云。”陈鸣松了一口气,他还远没别人花得多,他“靠的是实力”。
他在学校成绩平平,没人关注,但进入网游世界,他就是个“擅长杀戮”的“神枪手”。
“如果你省钱用免费道具,就必须花时间把‘技术’练起来。要玩好网游重要的是技术,不是装备。”他口中的“技术”,就是把枪口面对无数小巷,随时准备把出现在眼前的敌人变成一团血花。“砰!砰!砰!跟现实生活比起来,这个刺激多了。”
满脑子都是“点射”、“爆头”的陈鸣,并没有从军的打算,他更喜欢这种电脑前的战斗,因为这里“杀人”不用付出代价。比起课堂上的数学公式,他更朗朗上口的是“M60”、“刀锋”、“狼牙”等游戏枪械。
从虚拟暴力走到现实暴力的青少年,并不罕见。
今年2月,江苏省镇江市发生一起伤人案件。18岁的某技术学院学生小胡,酷爱玩一款流行的网络游戏。他为在游戏中获得一件罕见的“战利品”装备,和队友争抢起来,反目成仇。
年轻气盛的小胡告知对方自己所在网吧地址,没想到对方带刀前来,小胡手掌被砍伤,当场4根手指肌腱断裂,鲜血淋漓。而砍伤人的小张、小王也分别只有21岁、19岁,两人都被刑事拘留。
“毕竟网络游戏是虚拟的”
每次考试考砸了,陈鸣就去玩游戏。他每次放学跑进网吧,都能发现有不少穿着校服的同龄人,同样戴着耳机,脸被屏幕照得雪白或淡绿。当手放上键盘,屏幕上出现那把枪,“再多的烦恼很快就忘记了”。
陈鸣没有透露他的高考成绩。在他看来,离开学校,远比告别游戏容易。
网游业界从业者钱华(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网络游戏行业在我国是新兴文化产业,它本身并非是洪水猛兽,但需要考虑适龄分级。毕竟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有些东西不能让他们过早接触。”
他坦言,在网游世界里会接触到很多未成年人,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网络游戏带给他们的观念影响是什么?是告诉这个小孩子,这个社会,弱肉强食,你不能太弱,不然就拼不过别人。第二,有团队概念的网络游戏会教会他们,只有团结才能胜利。”
他认为,一个孩子被网络游戏施加的负面影响,和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
今年2月,上海市就发生了一名6岁男童从自家五楼窗台坠下的事故,所幸未受伤害。家人承认,男孩一直在玩一款叫“跳伞空降”的手机小游戏,已经不是第一次涉险,可能因模仿游戏动作而跳楼。
钱华认为,除了网游行业本身,社会、家庭、学校也应当肩负起防止未成年人沉溺网游的责任。“比如他放学以后能去哪里玩?除了写作业以外,他还能干什么?毕竟网络游戏是虚拟的,没有一个人会莫名其妙堕落到现实虚拟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