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6月29日9时50分,装备在主着陆场空中搜救分队“雄鹰”直升机和地面搜救分队的电子定向仪,几乎同时收到神舟九号返回舱发出的急促而清晰的无线电信号。
从太空返回到地面,这个过程会给宇航员的身心产生很大影响。“虽然在开舱救援之前无法做到‘望、闻、切’,但通讯设备可让医监医护人员对航天员进行‘问诊’,镇定、安慰航天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着陆场系统搜救测向任务技术总负责人苗建苏解释道,他所在的22所研制的搜救指挥平台实现了与航天员的超短波通话。
返回舱刚落地,“雄鹰”便守护在旁,地面搜救分队迅速向落点集结。在茫茫大草原上,能如此迅速、精准地发现目标,离不开那些研制飞船回收搜救设备的幕后英雄。
定向仪,虽然是一个小设备,其性能好坏却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危。15年来,中国电科人将保障航天员安全的海陆空大网织得越来越紧密。1997年,总装备部决定在国内自主研发“921工程着陆场短波定向仪和短波通信设备”。22所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1997年4月,该所与总装备部司令部签订了13个月完成任务的“军令状”。
由于着陆场设备的研制启动较晚,决策者为了确保完成任务,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同时与某知名大学签订了相同的合同。由于返回舱的发射信号功率小,在较远的距离捕捉这样弱的信号,难度如同“陆上寻萤”。
13个月后,合格样机如期完工,22所在竞争中胜出。中国人从此为自己的陆上搜救返回舱装上了“眼睛”。这只“慧眼”,从“神一”一直服务到“神六”。
“陆上寻萤”填补了我国航天搜救的空白,但“大海捞针”的海上搜救难度更大。
2001年3月,船载电子定向仪的攻关任务又落在了22所肩上。
2002年5月9日至25日,总装在海南三亚海域进行低海况综合试验,检验海上搜救“眼睛”的时刻到了。
5月17日12时34分,南救508艇在指定位置守护返回舱,装备了22所新研制的船载电子定向仪的南救506号,船尾正对返回舱向大海深处驶去。
任务要求的5公里到了,定向仪信号稳定,死死盯住目标不放。这使大伙松了一口气。
继续破浪前行。到达30公里时,定向仪指针突然向左舷转动,紧盯着屏幕的几位首长几乎同时惊呼:“怎么了?”
22所的技术专家果断判定是506号改变了航向。有人马上跑到船舷去察看,果然,前方有渔船,506号正从它的左舷绕行。
参试人员如释重负。
重复开机、增加干扰……指挥长险招叠出,定向仪依然工作正常。
17日17时30分,定向仪达到了最大作用距离——142.6公里(77海里)。
历时10个半小时的试验,证明海上搜救的这只“眼睛”的视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从填补国内空白,到追赶世界航天纪录,经过不懈努力,22所终于让国产定向仪站在了世界航天搜救的巅峰。
从“神一”到“神六”,我国执行“地面为主,空中为辅”的搜救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搜救效率,同时也为了保护环境、节约投入、缩减庞大的地面搜救队伍,2008年1月,总装制定了“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回收搜救方案。
当时装备的进口机载定向仪技术和功能不足,总装由此下决心研制满足任务需求的国产机载定向仪。这一任务再次下达给了22所。
令人欣慰的是,22所早已于2006年年底就开始自筹资金,启动了相关研究论证,结论是:“技术上可行,但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返回舱着陆的姿态往往会发生倾斜或倾倒状态,定向仪收到的信号由此会发生极化变异,从而延长航天员的出舱时间。
这道难关,进口定向仪也过不了。同时,由于返回舱上的发射信号设备状态已经固化,技术体制不能做任何改变,只能让作为接收设备的定向仪去适应飞船信标机现有的性能指标。
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实际遇到的难题还是大大超出了22所人的预想。半年过去了,研制工作陷入了瓶颈。
参试人员眉头紧锁,士气颇受影响。一位在该技术领域内摸爬滚打40多年、曾过五关斩六将的老专家事后颇为感慨地说:“那是我几十年科研经历中最难熬的阶段!”
2008年4月,22所终于研发出了比进口定向仪功能更为先进的国产机载定向仪。此后,他们主动请缨,一举拿下了空中搜救指挥平台总成的任务。这个平台的问世,使我国着陆场搜救系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