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同学”时代
如果说“拼爹”靠的是运气,那么“拼同学”看上去似乎更有投资可行性。
为给孩子挣个好前程,一些家长正在斥巨资为其选择名校。可他们图的并不是名校的教学资源和升学质量,而是那里的同学资源。“你想想,那些同学就业后在各行各业肯定是出类拔萃的,我儿子有了这些同学,就有了强硬的关系网,以后在社会上办个啥事情不是很容易的吗?”西安一名家长这样说。
这真有了些本末倒置的感觉。难道把赌注押在别人身上,远比押在自己身上更靠谱儿?说到底,这些家长只是把成长视为单向度的成效,又把成效定义为唯一的成功。与其自己苦学,不如毕业时对同窗说一句:“苟富贵,勿相忘。”这种功利的做法,让下一代在“拼”之前,就已经在更大的战场里败下阵来。
90后不好用?
一开口便问假期怎么安排、压力大不大、工资待遇如何,对工作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刚进入职场不久的90后新人成为一些用人单位的抱怨对象。在他们看来,90后过于追求个人感受,在工作中缺乏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而且忠诚度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不好用”。
这些似曾相识的控诉,不久前还属于80后,如今,在90后面前,他们俨然已经成为职场楷模,用以烘托小朋友们的不靠谱。需要提醒用人单位的是,80后也是从“过于追求个人感受”“不好用”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也许这是每一代年轻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耐心等等90后成长的步伐呢。况且,一个只把员工分为“好用”和“不好用”的地方,也没什么资格要求别人的忠诚度。
暑假宅在家
暑假到了,可很多小学生却辜负了这样的好时光,只是宅在家里,上网、做作业、打游戏。有家长抱怨,曾经尝试带着孩子一起运动,可是根本“拖不出家门”。多数家长表示,孩子每天运动不超过1小时,甚至根本不运动。还有一位健身中心的教练说,有的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甚至都不会跳绳。
有人将责任归咎为现实世界的学业压力以及虚拟世界的吸引力,我无意为这些孩子辩护,只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休闲方式。不过,比体质下降更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这个原子化的社会里,孩子们的游戏世界似乎越来越不再需要甚至不希望其他人的参与了,他可以在家中、在互联网上获得一切,反过来想想,又是不是我们能给予他们的东西太少了呢?
洋高考走红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放弃国内高考和中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加。去年参加各种“洋高考”的人数,保守估计已达34万。高考不再是成才的独木桥,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另一条大路。
然而,这条路也不一定就是捷径。一名在美国念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说,好学校的学科难度一点不比“奥赛”低,而且也有类似的“冲刺班”、补习班和家教。想上美国大学,也并非想象中那样轻松。说到底,不同的考试背后只是不一样的评价系统。不管选择哪一条路,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