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丹佛影院枪击案、锡克教寺庙枪击案后,美国得克萨斯州近日再次发生枪击案。近一个月来,连发三起枪案,死亡人数超过20人。枪击事件的频发,再次将美国的枪支文化和枪械泛滥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著名的社会学家赫尔曼·康恩曾经说过:“枪支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确实如此,枪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据美国联邦调查局估计,目前大约40%的美国家庭拥有枪支,约2.5亿支枪在私人手里,而在美国南部,70%的家庭都有枪。另外,每年还有500万支新枪被私人购买,甚至温柔的女性也把手枪作为随身物。在美国,售枪广告随处可见,公民只需交付35美元登记费,就可取得为期三年的持枪执照。美国有近17万家枪械专卖店,估计每年的枪支交易量在300万~500万支。
美国枪支管理制度相对宽松。在亚利桑那州很多人不仅可以拥有枪支,而且可以在酒吧和一些学校等公开场合携带枪支。最近出事的得克萨斯与弗吉尼亚是美国枪支管理最为松懈的两个州,人们甚至不需要身份验证,就可以合法获得枪支。在1700万人口的得州,枪支数量就高达6800万支,平均每人持有4支。难怪有人说,枪支之于美国,就犹如汉堡包、热狗、摇滚乐之于美国,是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枪击案的频发,已经激起美国民众的极大不满,每年都有很多抗议,要求政府严格管理民间枪支。在新闻网站上,许多民众纷纷发表意见,称枪支管理不善是导致枪案接二连三发生的重要原因。但问题是,仍然有很多人支持持枪自由,在他们看来,最应该受到谴责的不是枪支,而是政府应对危险的不力,从而出现了“谴责奥巴马和罗姆尼的人比谴责枪手的人还多”的情况。
事实上,美国的枪支文化,是由美国早期特殊的历史积淀造就的。16世纪,当第一批欧洲人来到北美大陆,面对的是野兽出没的广袤荒野以及与印第安人的激烈冲突。当时的社会非常松散,政府还难以为民众提供有效的防卫,最可信赖的就是自身力量,而枪支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美国在建国之初,曾经对宪法作过一次关键性的补充。共有十条补充条款,它们构成著名的《人权宣言》。《人权宣言》第一条是关于言论和信仰自由,第二条就是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
整个19世纪,美国政府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从法律上限制使用武器,拥有枪支成了十分寻常的事情。枪支,在其他国家被公认为危险品,但在美国却被认为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
问题是,当枪支四处可见、到处可得、几近泛滥时,当人们,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正常人还是疯子,都可以轻易获得枪支时,枪支的暴力以及枪支的犯罪便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私人拥有大量枪支,带来一系列涉枪暴力犯罪。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平均每年发生200万件暴力犯罪和2.4万件谋杀案,每年有超过3万人死于枪口之下。此外,每年还有20万人因枪支犯罪受伤。从这个意义上讲,枪支文化是美国文化中的一把双刃剑,它既保护了安全,又破坏了安全。
面对枪支泛滥带来的严重后果,美国民众纷纷投入禁枪活动,并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对枪支的管理。但是,几十年来,美国国会虽然也制定了一些有关枪械管制的法律,而且确实呈现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一是枪支文化已经融入美国人的血液。美国人对枪有着特殊的感情,美国宪法肯定持枪权,拥有枪械自卫的权利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二是枪支问题的背后,大都涉及庞大的经济利益。枪支制造商在美国是一股很强的政治势力,甚至能够影响美国总统的选举。因此,即使枪击案频发,民众要求禁枪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美国国会几次都无法通过控制枪支出售的议案。三是美国社会存在非常强大的支持枪支权利的传统势力。对于众多的枪支权利拥护者来说,拥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与言论自由一样,已被视为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两亿多支枪的拥有者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在选民中也占绝对多数,没有哪个政治人物会轻易地挑战他们的利益。
所以,针对枪击事件,尽管奥巴马也呼吁就此反省并设法减少暴力事件。但是,他并没有提及任何推动更严格管控枪械的新措施。而一向主张持枪自由的共和党方面,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在得州枪击案后所做的事情却是为持枪辩护。
自由与权利本无可厚非,但是,捍卫自由不应该用他人的自由作为交换,更不应剥夺无辜民众的生命。对于标榜个人自由以及权利的美国人而言,在两者间作出选择只是早晚的事情。
(作者单位:解放军边防学院)
孙晔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