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8月19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来自央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报道

华能小湾青年:澜沧江边竞风流

本报记者 辛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19日   01 版)

    26岁的陈旭生在农村,儿时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做个城里人。4年前,他大学毕业,走进大山里的华能小湾水电站。4年后,昆明的上级单位调他入职,面对这个进城的机会,陈旭却婉拒了。

    “在小湾水电站,有一群激情创业的兄弟姐妹。”陈旭说,“我反思过一件事,我的梦想不是走出大山,而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里就是最好的舞台。”

    从昆明驱车8个小时,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一座大坝矗立在山间,这里就是华能小湾水电站。251名员工,平均年龄27岁,这是一群远离繁华都市、扎根深山、无私奉献的年轻水电人。

    4年来,他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从首台机组安装投产到6台机组全部建成,仅用了不到11个月的时间,均实现了一次启动成功、一次试验成功、一次并网运行成功,创造了国内同类机组安装新纪录;6台机组均实现了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80天无非计划停运,这在全国大型水电厂尚属首例。

    有人问:你们如此年轻,为何安心在这里扎根创业?

    80后员工陆书文的回答很具代表性:“小湾水电站这个世界级工程带给我们责任感和荣誉感,让我们青春无悔!”

    英才辈出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电站领导认为,要建设和运营好一座世界级的水电工程,抓好青年人才培养,就是抓住了发展的“源头活水”。

    针对小湾水电站年轻员工多的特点,小湾团组织根据党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大力加强青年教育培养工作,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导师带徒、跟班学习、青工技能竞赛、五小攻关评比活动等,逐步培养了一批信得过、有能力、敢担当的80后青年人才队伍。

    “老齐”是运维三班班长。二十几岁就已经担任班长一职的“老齐”,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总是身先士卒。4台机组停机消缺,他连续5天奋战,成为大家眼中“干活不累”的铁人。渐渐地,成就了一个团结协作、迎难而上、争当第一的团队。

    禹跃美是运维部计算机班副班长,也是一名典型的80后,在机组筹备期间,她不甘人后,绘制监控系统画面图40余张。在首台机组安装调试期间,连续26个小时参加机组试验。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为做好小湾大坝监测工作而努力。”在水库党支部的公开承诺书中,这句话十分醒目。在一次2号机蜗壳内检修时,水库部主任、支部书记邱小弟带头向前,腰部以下全部浸泡在冰凉刺骨的水中。80后青年李翼男、陈豪说:“就是那一天,我们更加明白了‘艰苦创业’这4个字的真正含义。” 如今,一大批80后员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艰苦的监测工作中,爬廊道、巡水库……不放过每一个异常参数和每一个隐患。

    拼搏带来荣誉。小湾水电站涌现出以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禹跃美、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郑智燊、云南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张晓光、华能集团“双争双优”优秀职工齐巨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过硬、业务一流的员工。

    中央企业团工委书记、中央企业青联主席许高峰表示,中央企业各级团组织努力为青年搭建素质提升平台,辅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营造了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青春无悔

    婚姻乃人生大事,那一阵,运维部主任李承兵竟然在四五天内收到了15封婚礼请柬。这是怎么回事? “1号机组投产发电前夕,年轻人一门心思想着多学多钻,没时间谈恋爱、谈婚嫁,唯一的奢望就是能睡个饱觉。”直到首台机组顺利实现180天无非计划停运后,平时忙于工作的年轻人才想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于是有了扎堆儿结婚的场面。

    无悔青春伴机组,澜沧江水鉴赤诚。小湾的年轻人忍受了寂寞,放弃了休息,奉献了自己。

    2009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前夕,由于厂房通风条件差,再加上初秋乍临天气骤变,集中在厂房里工作的年轻人一下子感冒病倒了20多个,厂方立刻组织专车派专人护送重症患者到凤庆县医院治疗。可在随后的几天里,这些年轻人手上还粘着输液贴就直奔工作岗位。

    还不到40岁,辉金荣已两鬓斑白,他内心深藏着对妻女的愧疚。2009年7月,辉金荣的妻子带着女儿来工地探亲,虽然他和女儿近在咫尺,可和孩子讲话的机会却屈指可数。通常是早上去上班时孩子还没醒,深夜收工回来孩子又已经睡着。为此,女儿叫他“工作狂”。在小湾水电站,这种情况极为普遍,但建设小湾水电站这座世界级工程,让他们感到青春无悔。

    爱暖南疆

    小湾人并不满足于建设自己的小家,电站边的一个个贫困山村,也被他们当做家来扶助。

    “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才能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老百姓在我们心里分量有多重,我们在老百姓心中就有多重。”这是小湾水电站的新农村指导员说过的话。

    小湾村是一个贫困山村。自2008年起,华能澜沧江公司派出第一任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张大鹏,连续5年来,小湾水电站的李吉军、赵勇诚、郑国梁、吴永奇4人先后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把企业对当地百姓的真情写在了小湾村。

    张大鹏用“前无古人”来形容他刚到任的工作处境。“新农村指导员是个新活儿,一切都得我自己摸索着来。”经过两个月的实践调研,张大鹏和老乡沟通后,确立了种植茶叶、蚕桑、核桃等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优势产业。他还将调查走访成果整理汇总成报告,向华能澜沧江公司和镇政府进行了汇报。在公司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11个村民小组的388亩山地上,建起了高优生态茶树种植园。

    2009年,云南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刚刚到任新农村指导员才3天的吴永奇,带着村干部走了15天的崎岖山路,终于在距离村子3公里多的后山上,找到了两个地下浅层水源点。随后,他积极协调资金和材料设备,修筑水源点集水池,建设供水管路,缓解了当地老乡的饮水困难。

    几年来,小湾水电站秉承“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 、共建一方和谐”的社会责任理念,经常深入电站周边的山区农村、学校等开展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

    当了解到岔江村小学图书室缺少书籍的情况后,水库部团员青年捐款,为学校购置了800多册图书。小湾水电站还为学校兴建了教学楼、实验室、厨房、宿舍楼,现在的岔江小学硬件设施位列南涧县第一名。截至2011年年底,小湾水电站累计投入资金1112.85万元,帮助4万名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小湾电站的帮扶下,往昔贫困的农村发生了巨变,小湾东镇原副镇长马学武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往昔岔江村寂水绕孤山与世隔绝穷居僻壤雁难留,今日新农村高坝连长湖坦途通达人去客来谱和谐。”

本报记者 辛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8月19日 01 版

华能小湾青年:澜沧江边竞风流
我军战略投送实现全疆域覆盖
丈量科研路 点亮中国心
青联委员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建言献策
七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翻番
深圳“豪华天桥”:5000万元建一座“花架子”?
新疆哈密:校车全覆盖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