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不久前的一场台球比赛,浙江宁波市北仑区青峙社区的刘毅依然激动不已:“群里刚刚公布了消息,就马上热闹成一片。开始是讨论八球制好还是斯诺克好,后来讨论比赛时间、规则,反正各种稀奇的想法和建议都在QQ群冒了出来。”
七嘴八舌的讨论当然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台球比赛顺利举行,并受到青年的欢迎和热捧。
“网上”与“网下”互动,现实与虚拟交融。“双网互动”的宁波团建,正成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代,宁波基层团组织联系、凝聚、服务青年的重要手段与纽带,并有效地激发出基层团组织与青年、青年与组织间的活力。
让团组织与青年在“双网”互动
宁波的“双网”包括了“网格”与“网络”。
实践中,团宁波市委依托互联网开发技术,以现实中的行政区域架构为基础,以居住社区、虚拟社区为覆盖对象,按照团组织的服务功能、青年需求、区域特色,以特定地域为单位划分单元网格。
网格中,按照现实组织架构中的各级团干部对青年进行“网格化”管理,在网上搭建QQ群、微博等,一方面作为青年网上联系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作为团组织与青年需求之间对接的平台。
“网格”与“网络”的双重覆盖,“网上”与“网下”现实、虚拟同时服务,让团组织与青年在“双网”之间双向互动。
据介绍,主动适应宁波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推进和社会组织多样化等新情况、新变化,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优化团的组织构架、提升联系服务青年实效,是宁波共青团“双网互动”的基本背景。
在团宁波市委看来,没有健全的基层组织网络,实现“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团组织”目标就无从谈起,而要实现“两个全体青年”,做好新形势下的团建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组织覆盖,推动基层团的工作全面活跃。
团宁波市委书记鲍娴萍说,从团的自身发展来说,当前共青团工作由于受传统行政化组织设置模式的束缚,存在可利用资源相对有限、活动开展难度相对较大等难题。而“双网互动”通过与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相结合,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组织资源扩张:一方面打破传统的组织边界和设置模式,通过在网上建立虚拟团组织,在网下成立“社区团工委”的方式,建立起能够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广泛覆盖各类青年的新的组织格局。
而从青年角度,当代青年存在着利益多元、思想多维、需求多样的特点,以各类兴趣爱好为纽带的青年自组织蓬勃发展,他们更加关注新事物,对网络技术等新科技充满兴趣与好奇,也具有更加强烈的民主和自由意识,在行为方式上又存在集聚化趋势。这就必然要求团组织敢于打破常规,善于运用青年喜欢的交流、聚集和联络方式,大胆探索和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载体。
因此,在宁波的团干部看来,“双网互动”是宁波团组织顺应当前团组织发展、适应青年成长变化的必然产物。
关键在于与青年的沟通与合作
夏宇宇是宁波市鄞州区和邦大厦团委的一名团务工作者,也是“和邦青年”网络团支部的负责人。在QQ群展开讨论、群发短信联系青年、微博播报支部动态等,都是夏宇宇的工作。
“进入大厦工作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会加入团支部QQ群。”夏宇宇说,大家通过QQ群聊工作、谈生活,甚至讨论到哪里用餐、楼下哪家餐厅人满为患,以及同行业的咨询一些报价单、海关办理手续等。
和邦大厦是宁波和邦集团投资开发的商务楼,楼高31层,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大厦驻有金融、科技、物流、贸易、IT、动漫、中介机构等企业200余家,工作人员3700余人。他们中大多数是年轻人,但是,虽然他们之前在一个办公楼,互相却不认识。
2009年,和邦大厦成立了鄞州区首家楼宇团委。如何去吸引青年,让青年乐于接受、参与并为之付出?大厦团委认为关键在于与青年的沟通与合作。
为此,他们把培育和发展青年社团作为推动楼宇团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青年喜欢的模式,通过网络建立“青年模FUN俱乐部”等各类QQ群,设计诸如低碳环保金点子征集、登山比赛、卡拉OK、“达蓬山狂欢”、与外来民工子弟小学结对等活动,每月定期开展。
如今,围绕楼宇青年工作学习、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需求建立的各个QQ群,成为了大厦团委吸引、凝聚青年的主阵地,也成为和邦大厦工作的团员青年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进入大厦工作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会加入,有些离开了和邦大厦、甚至离开了宁波的也依然留在群里。”夏宇宇说。
大港社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是一个有着350家企业、9万余名员工的新型纯工业社区,其中外来员工6万余人、青年员工近两万人。团北仑区委书记袁波介绍说,这里流动人员密集,企业多,“但不少规模小,不易单独成立团的组织”。
团北仑区委引进“市场细分”概念,按照“团的组织网络与区域网格相结合”原则,在整个社区建立了“社区综合团支部+N个企业团组织”的团组织架构,再在社区综合团支部下成立多个片区团小组。
“这样,一方面可以吸收未建团组织企业中的零散团员、流动团员,另一方面当有单建团组织因企业注销、团员流动等原因撤销时,余下团员也可以自动纳入到综合团总支中。”大港社区团委书记董金凤说。
“网格化”管理不仅实现了大港社区团组织的全覆盖,还使团组织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位团员。除了现实中的技术比武、文艺联谊以及技能培训等,社区团组织还利用网络通过“大港课堂”、“青工手机报”、青年QQ群、网上青年联谊会等,把团组织的影响扩散到社区的每一位青年。
确保青年流动不脱网
宁波逐步构建起了以团为核心的“双网互动”的青少年组织体系,使团组织真正达到覆盖和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
鲍娴萍说:“我们的要求是确保青年流动不脱网、思想不离网。”
在“双网互动”探索中,宁波团组织充分考虑地缘、兴趣、职业等人际交往的纽带要素,他们或按居住社区、或按分门别类的虚拟社区为主要组织设置单元,并在各自单元中建立有团干部参与的青年论坛、QQ群、微博、微信。
不仅如此,在科学合理的网格范围内,宁波基层团组织还把网上、网下的层级化组织载体和非层级化组织载体都融入到网格。“一方面畅通着网上青年的联系渠道,增强网络青年之间的互动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团组织加大对‘口袋团员’的覆盖和对团员青年舆情的掌握。”团宁波市委干部杨益说。
现在,宁波的网络青年可以自发地在论坛上发起一项活动,通过团组织的指导和帮助,实现“落地”执行;团组织也可以把即将要开展的活动信息发布在各类论坛上,接受网络青年的选择和报名。这种虚拟与现实积极互动的工作方式,把“团组织晒题”与“青年选题”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宁波基层团组织还通过网络建立青年建议机制、参与机制和评估机制,开设“职能部门工作室”、“社区青年社会事务代理”等,使青年包括青年自组织的联系畅通。“发扬了团内民主,增强了团的组织黏合力,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团鄞州区委书记宋文夫说。
鲍娴萍说,在现实生活中,青年往往会由于工作变动而变更居住地点,频繁流动,这给用人单位或者社区的团工作都带来挑战。但他们仍可在网上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空间,参加原来居住社区或者虚拟社区活动,从加强流动团员覆盖方面,“双网互动”实际上也体现了团组织之间的“补位”。
而网络社区的应用,在各个基层团的组织中,也显现出了其便利、快捷、高效的特点。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宁波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5022家,连续3年新建数位列浙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