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首都,柏林似乎缺了点什么,没有和卢浮宫或伦敦塔知名度相当的建筑,没有一个像样儿的足球队,甚至连唐人街也没有。但你绝不能因此小看了柏林,她不需要借助亮丽的外表或虚华的符号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因为柏林所承载的记忆太特殊、太复杂。
柏林是红色和黑色的结合体。她一方面记录着鲜红的帝国往事,一方面凝视着自己黑色的教训。象征美好的红与代表沉痛的黑交织纠葛在一起,书写着柏林的独特史诗。
红色的柏林是美丽和乡愁
市中心,两条河道交汇处形成一座小岛。1830年,为了满足柏林人艺术品向公众开放的要求,这座小岛上建起了第一座博物馆(现为柏林旧博物馆)。随后又陆续诞生了普鲁士皇家博物馆(现为柏林新博物馆)、国家画苑(现为国家艺术画廊)、腓特烈国王博物馆(现博德博物馆)和佩加蒙博物馆。由于博物馆的聚集,这座小岛便被命名为“博物馆岛”。
从陈列角度上看,佩加蒙博物馆是五座馆中最具吸引力的一座。该馆的镇馆之宝并非某个石刻、壁画或是出土文物,而是一座长33米、宽35米的大型大理石祭坛——佩加蒙祭坛。古代中东地区的佩加蒙王国曾兴盛一时,德国考古学家在19世纪发现了这个王国的祭坛遗址,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将其复原。同样复原的还有古巴比伦北城门,甚至包括当时的街道。
即使是现在,如此大规模的考古复原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佩加蒙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后,当看到馆藏的大量精美的伊斯兰艺术品以及古代埃及、罗马的艺术珍品时,震撼了德国人的心灵。
与佩加蒙博物馆的展陈理念不同,新博物馆不追求复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博物馆岛遭受重创,70%遭到了毁坏,其中又以新博物馆损失最大。战后,尤其是两德统一后,新博物馆获得了重生。不过,这次重生并非把博物馆粉饰一新,而是保留了战后破损的样貌。游客会体会战争对文明造成的无可挽救的影响。对我们来说,参观博物馆不仅能够从展陈中获得历史知识,更可以从博物馆自身的变迁和经历中理解一个民族的命运。
自博物馆岛伊始,博物馆不再只是单纯的艺术品或考古文物的收藏地,还逐渐成为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的教育基地。博物馆本身的历史和故事也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信仰的教材。这种意义上的博物馆深深影响着后世的建馆理念。所以,现代博物馆的雏形,就在博物馆岛上。
柏林的红色记忆是无法躲避的。大街上,身着旧制服,贩卖老胸章,或是吟唱老歌曲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在利用怀旧的魔力来招揽游客。这样的怀旧在柏林颇有市场,一方面,老一辈的民主德国人大都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情结,在经济萧条的今天,许多人会被激发出一股乡愁之情;另一方面,来自外国的游客对这种符号式的叫卖更感兴趣。
黑色的柏林是沉重与凝思
柏林墙是每一个德国人的惨痛回忆,同一座城市,同一群人,却因一道墙相隔了数十年,许多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大部分墙体已经消失,但柏林人有幸保留了其中一些段落,还能够时不时去墙边“凭吊”一下自己的青春岁月。柏林墙上的涂鸦质量曾经非常高,其艺术价值甚至不亚于博物馆里展存的当代画作,但因为疏于保护,许多颇具特色的涂鸦早已不见,那段历史似乎也要在下一代人的手中换了面貌。
在市中心,柏林人不仅要体会悲伤的冷战记忆,还不得不面对更加黑暗的“第三帝国兴亡史”。秘密警察总部原址陈列着从“盖世太保”诞生之日起直至纳粹统治灭亡的系列图片,讲述了纳粹政权如何通过非人性的手段钳制反对者和普通人民。一张张黑白照片背后是德国人深刻的反思。我在参观这座博物馆的时候,发现它安静得不可思议,每一位参观者都在低头凝视,眼神中流露着些许愤怒,些许思考。
无论你从哪里来,在柏林,最终要面对的都是一片由2711块混凝土长方石碑组成的纪念碑群。这就是“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建筑师埃森曼的设计理念突破了原有纪念碑的模式,他通过高矮不一的水泥柱,力图给每一位进入纪念碑群的游客一种心神不宁的压迫感。走在水泥森林之间,我的步履也似灌了水泥一般沉重。
碑群地下是一个信息中心,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犹太人受到的迫害。入口正对面依次展开6张巨幅遇难者头像,象征着600万遇害的犹太人。纪念碑和信息中心,从表面上看是在控诉纳粹德国的残暴和血腥,但也从更深层次体现了德国人对历史的反省态度。
其实,如果你在柏林的大街上一路走来,穿过柏林墙、查理检查站、秘密警察旧址、犹太纪念碑等地,你会发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日子里,柏林人几乎没有过正常的社会生活。正因如此,这里的人们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醒,他们生活在历史中,但没有被历史的枷锁束缚。与其他地方不同,经历了这么多红与黑的洗礼,柏林人活得很明白,他们不卑不亢,也不矫情。他们对国家、民族、人性有着比别人更透彻的理解。
红与黑的柏林,红得有品位,黑有味道。
攻略:
行:柏林地铁、公交车非常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购票不等于用票,使用一张新票乘坐地铁时,需要用站内类似小型邮筒的打票机在票上打出时间,否则会被视为逃票,并被处以罚款。
吃:德国名餐包括香肠、啤酒、炸猪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