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印度银行系统爆发大规模罢工,抗议金融业开放。全国七成银行从业人员、大约100万人参与了罢工抗议活动。这是印度自独立以来在金融领域爆发的最大规模罢工事件。罢工活动主要针对印度国会准备通过的一项“银行业补充法案”,该法案的内容包括,将股东在私有银行的表决权限从原先的10%提高到26%;放宽银行业并购限制,并允许更多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银行业。工会和银行从业者担心,一旦引进新的资本与竞争机制,势必将带来裁员,危及到自己的“饭碗”。
其实,金融部门改革受阻,只是一个缩影、一个局部。印度经济改革的步履,从来就没有轻松过。
不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尽管阻力重重、步履维艰,印度应该不会放弃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仍是印度的必由之路。
经济数据几乎“无一利好”
如果是在两年以前,谈起印度,人们乐于用“经济神话”等词语来加以推崇。而现在,一系列的坏消息让人不得不转换语调,“褪色的金砖国家”、“搁浅的新兴经济体”,是印度最新的“头衔”。
有很多数据可以印证印度的这些新“头衔”所言不虚。
今年第一季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减缓至5.3%,为2003年以来最低点。
标准普尔和惠誉两大评级机构,相继将印度主权债信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评级为投资级的最低评级“BBB-”。这让外界担心,印度很可能成为首个失去投资级主权债信评级的金砖国家。
印度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率超过7%,卢比对美元汇率下跌至历史低点。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人觉得,关于印度经济的信息似乎无一利好。
8月15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庆祝国家独立65周年的典礼上说,如果经济不能进一步增长,投资受到限制,财政收入得不到提高,能源安全无法保障,“肯定将影响到国家安全”。
外资引进受阻 国内资本外流
辛格表示,政府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扫除投资障碍,以吸引外国投资。但事实上,类似22日这样的罢工活动此起彼伏,使得各项扩大开放的法案难以顺利推出。这不仅使外资一时难以顺利进入,同时也导致整个经济改革的步伐踟蹰不前,国内资本信心受挫,资金外逃的现象加剧。
印度的“经济寡头”们,曾经是带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动机”;但是,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投资的现在,他们不仅对国内的改革问题三缄其口、默不作声,还悄然将更多的资本投向了海外。印度工商联合会的拉吉夫·库马尔对英国《金融时报》说:“新项目和新投资的数量,现在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印度储备银行的数据则表达得更加明确:今年5月和6月,印度公司已经投资近60亿美元用于海外收购。这些印度公司宁愿将钱投资在经济几乎陷于“零增长”的欧洲,也不愿投在还保有一定增速的国内。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印度国内投资状况欠佳的事实。
在联合政府制度下,中央的力量被极大削弱。随着权力被下放到地方政府,腐败开始在地方滋生,一些地方官员通过自己的权术来操纵经济政策。对于一些商业巨头来说,应付这样过于分散和不稳定的权力结构,让他们头疼不已、疲惫不堪,这也是他们更愿意去国外投资的原因之一。
一些工业界的领导人认为,商业和政治的日渐区隔,也加剧了印度国内资本外流的现象。在印度,家族式企业寡头曾经盛极一时,那时,这些商业巨贾的财富积累,多是政府“施惠”的结果。但随着曾经将政府和企业捆绑在一起的“许可证制度”在1991年的自由主义改革中被废除,大型企业想要让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如己所愿,已经越来越难。官商互惠的经济增长模式被打破,原先那种共同进退的官商关系,变成互不信任。
从长远看来,官商互惠的经济增长模式被打破是一个好的趋势。但从短期来看,这造成了政府和官员的束手束脚和不作为,使得企业在国内投资更加小心翼翼。
政治缺乏共识 辛格有心无力
已经79岁高龄的辛格,被称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在1991年至1996年担任财长期间,他对印度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印度的GDP增长率持续高达8%~9%。然而,当“救世主”的光环开始褪去,年迈的辛格对陷入疲软的印度经济似乎也显得有心无力。
8月22日,印度议会因在野党的抗议而陷入瘫痪,激愤的在野党议员要求辛格为“煤炭丑闻”引咎辞职,并重新进行选举。
8月20日,印度国家审计总署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从2005年到2009年期间,政府部门低价出售国有煤田,造成国库损失逾330亿美元,而现任总理辛格当时正兼任煤炭部长,因此成为主要攻击对象。2010年年底,因当时的电信部长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违法发放2G手机运营牌照的丑闻,受牵连的辛格也曾面临下台压力。
辛格8月15日在德里红堡发表演讲时曾坦言,印度国内政治团体间“在很多问题上缺乏政治共识”,导致无法形成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
事实上,印度执政党和反对党的激烈分歧,也已严重阻碍了政府工作开展。比如说,去年一项允许外资直接投资零售业的法案,就在反对党抗议下破产。
随着印度几个城邦即将开始选举活动,反对党对辛格政府的攻击可能愈演愈烈,印度政坛纷争或将出现白热化局面。议会的瘫痪让很多紧急的改革议题不得不延期讨论,立法受阻、改革停滞的困境将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所有这一切,只会让更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阵痛难阻印度改革之路
鉴于以上种种,现在有一种对印度经济的悲观论调:印度将掉出金砖国家之列,其地位将被印尼取代。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女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认为,这种说法多少有些危言耸听。
陈凤英认为,西方国家此前一直在追捧“印度奇迹”,意在打压中国的发展势头。而现在,新兴经济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在今年3月印度承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就金砖国家加强合作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比如共同谋求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和金融机构的更大话语权、推动本币贸易等。在这个时候,西方对印度经济的“唱衰”,意在打压新兴经济市场。
陈凤英说,印度目前确实已经走到改革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迫在眉睫。目前印度的经济市场由经济寡头主导,市场缺乏竞争,如若再不推进改革、引进资本流入,经济增长将缺乏后劲,持续增长将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陈凤英坦言,印度经济改革的阻力确实也很大。印度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可作为改革中坚力量的中产阶层尚未培育起来。对于贫穷阶层而言,经济虽然放缓,但并未触底,在还可以勉强度日的情况下,印度穷人并没有“穷则思变”的动力。而富有的既得利益阶层,因为害怕改革的推进与市场开放带来竞争触动自己的利益,因此,必将对政府的改革举措进行抵制。8月22日发生的银行业大罢工,就是一个最新、最直接的例子。“可以说,改革触动到哪一块,哪一块就会起来反抗。”
不过,陈凤英也认为,印度仍然具备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她认为,即使阻力强大,印度要重回高速发展轨道,就必须继续坚持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仍是印度的必由之路。”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