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茂名博贺码头坐上海巡船,往西颠簸两个小时出海,再翻过大拖轮,攀着活动扶梯爬上20多米高的“凯爱”油轮,才能看到“单点系泊”是怎样作业的。“单点系泊”,这样一个陌生又拗口的词,其实指的就是海上原油接卸系统。
海巡船开出不到20分钟,本来在认真采访的记者们纷纷“走神”,甚至拿起塑料袋“吐”成一片。此时,驾驶舱内的幅度表正在以10度左右摆动。当过两年船员的周明耀说,对常年执勤的海事人来讲,这是非常好的天气,算是风平浪静了。
在湛江海边长大的博贺海事处处长梁进文一谈起“单点”,便说自己是“晕”过来的,“大海不像港湾的内海,船是顶着海里垂直的‘涌’行驶。”梁进文不知有多少个春节是在油轮上度过的,经常是凌晨三四点,他就和引航员、边防官兵坐着拖轮启程。
遇到好天气,这帮为油轮做后勤的“编外船员”至少要在海上“漂”七八天;但要遇到恶劣天气,何时能靠岸则是个未知数。
踏上“凯爱”这艘从利比里亚来的30万吨超大运油轮,才算“站稳了脚”。这艘油轮上有200万桶石油,在茂名海域卸货100万桶,大概需要两三天,另外100万桶准备到海南卸货。
所有人员登上油轮的第一件事就是核对登记的姓名和证件号码,领取登轮证件,然后穿上救生服,戴上安全帽,套上手套。刺眼的阳光从海面折射过来,不过10分钟,胶质的鞋底因高温而有些粘住甲板。
25岁的三副驾驶员高扬,娴熟地操作着油轮靠近“单点系泊”。“比起码头,单点好操作多了,保持200米的距离,船头拉上两个固定锁系上,再接上油管,准备输油前的工作一个小时内就能搞定。”他说,“不像在码头,20根钢缆把油轮拉好固定,准备工作就要花3个小时。”
当船上的油管与单点上的管道接通后,石油就会通过海底管道,直接输送到茂名石化。广东省海事局的工作人员说,由于这个单点可以直接系泊超级油轮,不需要从其他港口过驳,18年来为茂名石化节约了30多亿元的输送成本。
茂名单点队主任、系泊长邓毅锋比喻说,“油轮就像一个小‘联合国’,除中国的海事人员外,还有来俄罗斯、菲律宾的船员,来自印度的厨师,和来自韩国的驾驶员。”
每次,国内外的油轮需要通过“单点系泊”卸油,都要提前告知海事部门,经检查审批后才被允许。茂名海事局副局长梁达说,“单点系泊”卸油最害怕的就是海洋污染,因此前期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论证和检查,“不符合条件绝对不能作业”。近年来,海事部门对靠泊“单点系泊”的船舶现场检查率高达90%以上。
海上单点位于离海岸线15公里的水东湾外海域,海况变幻莫测,海上风高浪急,不安全因素多,风险预防成为单点安全运行的首要环节。经过多年发展,从通航安全保障、船舶监管到防污染监管、应急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单点系泊”安全监管机制。比如每艘船都有海事系统监管,而且要提前到达现场,在周围进行常规巡航。“平时有监管,才能保证这一段路是禁航,这18年来零事故。”邓毅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