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后来常常认为自己是跟天津“大无缝”浇铸在一起的。
22年前,当他第一次来到“大无缝”,这里还只是天津市东郊的一片荒地。
荒地打下的第一根桩就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期望。在他父亲——一位油田库房管理员风华正茂的20世纪60年代,整个国家通过发现大庆油田,已经摘掉了“洋油”的帽子。可“洋管”的帽子一直戴到了90年代,石油管材90%以上依赖进口。石油套管是冶金产品中的“绣花针”,考验着一个经济体的制造业水平。
1990年,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的中专毕业生李刚被分配到天津钢管公司。这个投资庞大的工厂就是要制造石油管材,“为国家争光”。
如今,被称为“大无缝”的天津钢管集团已是世界最大的无缝钢管企业,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伴随着“大无缝”成为全球品牌,李刚也成了“专家级的产业工人”。他仍是管加工部的电气维修工,可他已被视为这家企业“宝贵的财富”。
“他影响了两代人。”同事李庆海评价。
“有故障,找李刚”
李刚只有43岁。天津钢管集团流传着很多他的“传说”。
“有故障,找李刚”是其中一个。
管加工部机械点检作业区首席作业长路永生记得很清楚,1998年,厂里进口了一台拧接机,外国专家调节扭矩,调了两天总是不准,十分着急。
旁边沉默寡言的李刚突然说,可能尺寸不对,我们给你处理一下。在他的建议下,路永生找来一个垫片,只用两个小时就调好了。外国人又惊讶又感动,回国前把工具送给了李刚。
路永生感慨,一个学电气的怎么会知道机械的事情呢?“李刚就是个天才!”
2003年,一台从比利时引进的车丝机使用不久出了故障,电气模块频频被击穿。
路永生说,这类故障处理好了也就罢了,但是李刚还不罢休。更换一个模块要花一万多元,他一定要研究“为嘛要坏”,往后怎么避免。发现模块触点易被烧坏,他给每个模块加了隔离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
后来,天津钢管集团采购这种设备,向厂家要求增加隔离继电器。再后来,隔离继电器成了设备的标准配置。
这类事情太多,李刚几乎都不记得了。
他的直接上司、管加工部副部长白宇新说,李刚是天津钢管公司的一个缩影。
建厂之初,天津钢管公司从德国、意大利、美国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号称“三国拼盘”,都是英文操作系统。最多的时候,厂里驻有150多位外国技术人员,为此兴建了“外招楼”——外国专家招待所。
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外国专家用布幔将工作区域围起来,中方人员一律不让进入。李刚抢着递工具、打下手,晚上跟着加班。被打动的外国专家破例允许他协助工作。他成了管加工部第一个参与设备安装调试的中国工人。
他观察外国专家怎样调试,怎样编程,深夜再把一天的收获记录下来。一年下来,记了十几本、近20万字的笔记。
“我们都没有做到让老外带着调试,李刚做到了。”管加工部电气点检作业区首席作业长张学武说。
张学武与李刚是中专同学。他的印象中,李刚不是最聪明的,却是最执着的。谁也没有他那股追着老师问的劲头。
他们工作之初,厂里派十多个人到上海的宝钢公司实习。这些年轻人都利用闲暇到无锡、苏州、杭州逛逛,只有李刚没逛。他带回一个写满了的32开笔记本,里面都是实习记录。
一年之后,李刚升为第一批4名点检员之一。这是让人惊讶的——当时厂里不但从国内抽调了一批老师傅,而且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就有30多人。李刚无论经验还是学历,都是“小字辈”。
当时每个宿舍住4名工人,年轻人聊天、打扑克。李刚对此兴趣不大。他曾喜欢吹口琴、弹吉他,后来同事们再也没看到他的口琴,吉他也消失了。
为了自学英语和计算机,李刚当时常常周末跑到天津市区的图书馆去借书,往返80公里。张学武对他开玩笑说,他的工资,“有相当一部分奉献给公交系统了”。
李刚对记者说,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听力和口语都不行,是为了驾驭洋设备而学的。
“我也知道我这人不是特别聪明。对我来说就是勤能补拙。”李刚说。
从前学“洋师傅”,现在要带“洋徒弟”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身高不足1.7米、戴着眼镜的瘦弱工人,关系到整个集团的效益。
电气设备是管加工部的中枢神经。要想确保产能,必须保证设备达到最大利用率。生产线每停机一小时,损失数以几十万计。
而一旦出现难题,请外国专家要支付高额的费用。外方专家不会考虑工期有多紧。“大无缝”曾有一些外方专家,一到圣诞节就要回国休假,不管工期多忙。
李刚说,电气设备更新很快。作为电气维修工,不能简单维护,而是要从改造入手,优化设备功能。问题要靠自己解决,免得受制于人。
2002年起,李刚担任电气点检作业区作业长。他负责维护的生产线,故障停机时间大幅减少,车丝机由原来每月停机30到40小时,缩短为不足2小时。
公司从比利时进口的一台车丝机,只有停止时才能自动检测。而“大无缝”一向“歇人不歇车”,机器没有机会停下检测。李刚编了一段程序,控制机器在一定的时间内自动检测,以免发生意外。这段程序后来成为机器的标准配置。
同事王德全说,由于很少停机,李刚做研究又不能打断工作,他就利用工人交接班的时间取数值。
李刚总结出1000多条故障处理方法,供同事参考。他领衔的“李刚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100多项技术改造创新,成果汇编成3本厚书。
他的成果也开始输出了。天津钢管集团正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投资10亿美元兴建一座新的工厂,这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美国的最大一笔投资。李刚即将赴美参与这一项目。他从前学“洋师傅”,现在要准备带“洋徒弟”。
“就想当一个好工人”
有时他兴奋起来,晚上熬夜研究。早晨同事看到他红着眼睛就明白:“又没回家”。
在“大无缝”,人们引以为豪的是这里的工作精神:“吃三睡五干十六。”李刚是一个代表。
投产初期,李刚在宿舍也穿着工装。他对同事解释,一旦突发故障,再换衣服,太耽误时间。
王德全说,李刚有个外号叫“骆驼”。他喝水比别人急,“咚咚”一口气喝一大杯,储存起来。他从不请同事吃饭,宁可给别人钱,让人家去吃,自己在办公室里啃方便面。
内向的李刚喜欢呆在那连绵数百米的生产线旁。车间里终日机器轰鸣,他戴上耳塞,可以随心所欲保持沉默。
他还记得自己进厂之初,没什么远大的理想,连当作业长都没想过,“就想当一个好工人。”
如今这位工人拿着比很多大学教授还要高的年薪。他在市场上的“身价”远高于此。不少企业高薪挖他。
但李刚不走。
20年前的6月27日,天津钢管公司炼出第一炉钢。李刚专门去欣赏那火红的炉水,那是他头一次看到“那么宏伟的场面”。那天,他兴冲冲地去食堂吃了碗喜面。
从那时起,李刚就决定把自己放到这个熔炉里,炼成一块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