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连线》网站、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近期报道,美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将于今年9月,启动一项名为“X计划”的网络战发展项目。
网络战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其作战特点、规律、原则等,与传统的陆战、海战、空战、太空战等区别极大,在实际作战中何时用、怎么用等问题,是摆在网络战指挥官面前的一个难题。
“X计划”就是美军加快网络战准备、推动网络战实战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网络战作战和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媒体报道来看,其实质性动作主要有三项,即拟制网络战作战预案、研制“网络地图”、开发网络战操作系统。
作战预案是为应对潜在作战对手或突发情况而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美军拟制网络战作战预案,就是为了解决网络战部队缺乏明确的战斗计划和交战规则的问题,让网络战部队在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能按照预案快速作出反应,这是网络战迈入实战化的重要前提。
“X计划”中提到的“网络地图”,其实就是网络战的战场态势图,这是指挥官指挥作战掌控战局必不可少的工具。
陆战、海战、空战等在传统物理空间中的作战,其战场态势图形象易懂,直观明了。而网络战是在网络空间这一虚拟空间里作战,绘制网络战态势图,首先要解决网络战目标、兵力、行动等标志的形象化、可视化问题,要制定专门的军队标号系统。
要绘制完整详细的网络战态势图,还需摸清全球数十亿个网络节点构成的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尤其是对于物理隔离或实施严格访问控制的军用网络。没有强大的网络侦察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只能是天方夜谭。
开发网络战操作系统也是推进网络战实战化的必要步骤,病毒、木马等只是网络战的打击弹药,网络战操作系统则是网络战的作战平台。
同时,“X计划”还将进一步验证美军一些最新的网络战作战和建设理念。
其一,美军由注重网络战战略级运用,转变为战略、战役、战术级运用并重。
恶性蠕虫病毒、“数字大炮”等大规模破坏性网络战武器,与核武器一样,属于战略性武器,虽然威力巨大,威慑作用明显,但支援常规作战的机会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战作用的发挥。而且,网络战在战略级的运用还需要由总统、参联会等各级层层授权,这也使其作战运用的灵活性大打折扣。
“X计划”提出的网络战常规化的概念,就是想将网络战力量视同海、陆、空作战力量一样参加常规军事行动,从而把网络战的运用由战略级降低到战役、战术级,以充分发挥网络战的作战效能。
美军的具体措施是,将进攻性网络战武器派发到一线作战部队,并计划向美军非洲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加派网络作战组,美军赛博司令部也表示要向各战区司令部进一步下放更多的网络战指挥权。
网络战的常规化也表明,美军网络战武器的可控性、精确性,以及对物理隔离的战场网络进行网电一体攻击的武器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其二,从“X计划”及美军赛博司令部公开的多份文件来看,美军正在改变网络战作战策略,决定从强调网络防御转为网络攻防并重。
很多人认为,网络战是弱势国家或群体“以小搏大”不对称攻击大国的利器,是“穷人的原子弹”。而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军事强国来说,只要做好网络防护,保持其作战体系的稳定运行,就完全可以所向无敌了,又何屑于使用网络战这种“雕虫小技”呢?
其实不然,美国之所以在高技术常规兵器全面领先的情况下,仍注重发展网络攻击手段,就是看中了网络战隐蔽性强、作战风险小、平时战时均可使用、可以完成其他作战手段难以完成的特定作战任务等诸多优点。
在此次伊朗核危机中,限于多种原因,美军不便运用常规兵器发动一场公开的战争,于是“毒区”、“震网”、“火焰”、“高斯”等各型网络战武器悉数登场,中东地区成了网络战新武器的试验场。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美国不断放出病毒“祸害”他国,本国却鲜有报道遭受网络攻击的重大事件,并且底气十足地宣布要转守为攻,这说明美国经过不断努力,其网络防御能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其三,美军认为,网络战不仅是攻击敌人网络空间内的服务器和重要计算机,而且要从网络空间出发,跨域打击破坏敌作战体系的正常运行。
如同战斗机在歼灭敌方的飞机并夺取空中优势后,就会把打击敌方地面(海上)目标作为自己的任务一样,从网络空间对物理空间实施跨域攻击,是实现由信息优势向战场胜势转变的必然选择。
美军的Cyberspace之所以被人意译为“控域”,就是因为网络空间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新型空间,它对传统物理空间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未来战争中,制网权的重要性,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和制天权等。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