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黑夜,我和Z奔袭在高速公路上,一个越来越困,一个越来越饿。为保障生命安全,遂决定赶紧就近去吃个宵夜。现代人没有古意,这时候不会和旧时候一般,随便找个饭馆打尖,叫小二来一碗牛肉面,牛肉切成大块的,小葱切成细末儿。我几乎是忙不迭地掏出手机,利用无所不能的网络,摇出一个某地驰名小吃,骨头粥。食客是这么描述的:超爱骨头粥,满是童年回忆,现熬的粥,黏稠度刚刚好,喝起来极爽口;又有一位说:好评如潮,开车几百公里特意跑过来吃,果然没失望,很少吃咸味的粥,没想到味道这么赞……
我和Z一边听着这种点评,一边口水泛滥快马加鞭冲向这想象中必定能让人热泪盈眶、从胃到心全都服服帖帖的驰名骨头粥店。在一条马路上找了两遍,发现是门口食客最多那家无疑,我欢快地奔进去,率先点了两碗骨头粥。后奔进来的Z,又点了饱受食客爱戴的香肠、豆腐汤。
名小吃店的服务人员总是爱理不理,颇有奢侈品店店员的藐视众生,后者是因为名家风范不好太巴结,前者是因为再有钱的人进来,消费也不过几块钱一碗的小吃,实无巴结的必要。所以,当面色像隔夜菜一般的大妈以水浒英雄的架势丢下两碗粥时,我毫无半点意见,举起瓷汤勺只准备甘之如饴。
那粥不像生煲粥,也不像潮汕粥颗粒分明,怎么说呢,真像小时候学校做糨糊的糊状物,上面洒了一点肉松、虾米,汤勺一翻,有几块货真价实的小骨头,半点肉星都没有。当然,要求一碗3块钱的粥有肉,形同打劫,但粥的确是淡而无味,既无一点肉味,也无一点粥味。我怀疑是长途奔波搞坏了味蕾,没想到Z吃了两勺也茫然看着我:没味道。我点头:对啊,为什么好评如潮呢?
这是发生过一千遍的悲剧,你千辛万苦跑到一家名店,准备试试传说中的驰名小吃,吃了两口,冒出来的只有一句话:混账,这也能感动中国?两个月前,我经过福州,饶有兴致地按着旅游手册摸到塔巷鱼丸,点了一碗,吃到的第一感觉是这鱼丸恐怕不新鲜,第二反应是丢钱跑路。又找了一家人声鼎沸的小吃店,挤进去试一碗,那无疑是熟悉的火锅店鱼丸口味,打破脑袋都想不通,怎么会驰名?不管你是去西安吃贾三包子,还是去上海吃南翔小笼,或者到北京尝卤煮,下羊城点牛三星,我保证,吃出来的大多不是惊艳,而是不过尔尔实在一般。一个朋友去四川盆地,点了无数人心心念念的鸡杂面,发图在微博上抱怨,面上的浇头居然全部煮烂,鸡胗咬起来像南豆腐,那碗面怎么说呢?看起来就像一个最凑合的妇人,用剩饭菜做了一碗最凑合的面,但凡有点志气的人,都不会动手上的筷子。
驰名小吃的标准,无非两个,一个是价实廉,一个是味够美。看在便宜的份儿上,可以宽恕不精致,不体面,可以站在街头对着风口大嚼,也可以为了一口吃食排队一两个钟头。唯一不能原谅的是,顶着驰名的招牌,做出来一份烂吃食,路人拿着一颗真心,换来小吃店坑蒙拐骗。它到底从哪里找来那么多人上网写点评,大肆表扬呢?真是一个谜。
当然,除了店家该骂,食客也真可怜,我们是如此痴迷知名二字,仿佛迷恋各地的旅游景点般,一定要踩点吃到,哪怕唾出一口“真难吃”,也算走过路过没错过的真英雄。我和Z后来丢下骨头粥,随便找了家馆子,点一份牛肉炒饭,一盘花蛤,一只膏蟹,用人民币点出人间美食的现实意义:一分价钱一分货,小吃的美食时代,恐怕再难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