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再禁奥数,家长期待什么

本报记者 樊未晨 陈竹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01日   02 版)

    8月30日本报头版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报道《北京30所示范中学承诺不把奥数与升学挂钩》。北京四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榜上有名。30所示范中学负责人与北京市教委签订责任书,承诺严格执行北京市教委的小升初入学政策,不直接或变相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不将奥数等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不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奥数竞赛培训班。

    就在久经“禁令”的人们还对这些略显麻木的时候,一些家长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的信息:家长您好,“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校小学数学秋季课程暂停,小学数学招生工作即日起暂停,有关安排另行通知。”

    于是,一些人开始相信:禁奥数,北京这次动真格的了。

    但是,对“禁奥”,众多家长选择的是观望和质疑。海淀区一位6岁孩子的家长说:“大刀又不是第一次砍奥数了,我们不是照样已经学一年了,还是坚持吧,肯定不会停,最多几个月。”

    家长的这种怀疑不无道理。“禁奥”的声音早已发出过多次,但是留给人们的却是越来越狂热的奥数培训和选拔。

    按理说,“禁奥”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孩子和家长,有几个孩子学习奥数的历史不是伴着眼泪的?但是每一次“禁奥”之后,家长们并没有集体“拍手称快”,这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奥数是我们这些普通工薪家庭的救命稻草。”还在四处打听什么地方能给孩子进行奥数培训的丁女士说,“我们找不到很硬的关系,也不是大款,摆在我们面前的、能进入好学校的唯一通道就是‘拼孩子’,没有了奥数就只剩下‘拼爹’了,太不公平了。”

    “在择校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禁止奥数,表面上是在治理择校乱象,但根源没有消失,必然会有相应的替代品。很多地方都说取消奥数和升学挂钩,但变相的挂钩比比皆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一位家长这样形容奥数与学校的关系:“奥数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拆了桥,就能阻止这种双向选择了吗?肯定会有其他的方式。”

    “有择校就肯定会有选拔。”熊丙奇说,现在,一个热门学校哪怕只招两个人,也会有3000个人等着,这时,只能掐优质生源。大家能想到的选拔依据无非有几种:要么进行统一测试,要么看小学成绩和获奖证书。现在没有统一测试,学校也不能再看证书,就给权力择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点中学校长也有着类似的观点:“现在真正难解决的是择校问题,没有解决择校,没有‘奥数’,还有各种名目的推优生、特长生、保送。”当这些都变为孩子择校的唯一一根“稻草”时,必然会发展成另一种奥数。

    看来问题的根源还在择校上。

    好在,政府治理教育均衡发展和择校的政策正在不间断地出台。北京市教委指出,从即日起到10月31日,北京市所有涉及奥数的培训将暂停。北京市教委将与工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对培训机构课程要求、广告宣传、任课教师主体、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同时,为确保奥数成绩在升学过程中彻底失效,北京市教委将重点推进“小升初”入学办法改革,目前,已开始着手研究更为完善的入学政策。

    家长们真正期待的是10月31日之后的政策。

    相关文章:

    北京30所示范中学承诺不把奥数与升学挂钩

    作出承诺的30所学校名单

分享到:
“公益诉讼”写入民事诉讼法
铁警姜立斌:让“车上无贼”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理论研讨会举行
攀枝花矿难死亡人数升至41人
天津:中小学开学典礼设立“消防10分钟”
潍柴完成对法拉帝重组
全国检察机关研讨惩治渎职侵权犯罪
沈阳涌现90后“虎妞”“纯爷们”
“普天新能源”走出青春方阵
好人凝聚力量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