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而今迈步从头越

——十年来我国坚持深化改革破解体制障碍述评

新华社记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03日   01 版)

    党的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失时机地推进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价格等领域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巩固。

    中央企业加快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步伐,中央企业从2003年的196家减至2011年的117家。2002年到2011年,央企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至28万亿元,上缴税金从2926亿元增至1.7万亿元。2012年,有43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

    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到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90%。经过重组,发电、民航、电信等行业形成了竞争性市场格局,邮政行业实现了政企分开。

    在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同时,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改革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十年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革,经营效率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股权分置顺利实施,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相继推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2004年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2005年进一步放开外币中长期存款利率,2012年6月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7月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进一步推进改革,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外汇管理体制不断深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到全国。

    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2006年,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同年实施成品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2008年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配套推出成品油价格、燃油税等项改革。

    电价改革持续推进,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煤电联动的电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同时,天然气价格、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理顺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的关系

    十年来,通过稳步推进行政管理、财税、农村等领域体制改革,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2003年、2008年,国务院两次实施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2004年以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其配套办法相继实施,政府投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继续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格局基本形成。国务院先后5次清理、取消、调整了2183项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60%以上。

    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公务员法施行,迈出公务员管理走向法制化的重要一步;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建设“阳光政府”提速。

    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着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从2003年的1912亿元增至2011年的18853亿元。

    在部分省份先行试点基础上,2004年起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部门预算逐步向社会公开。

    增值税、油气资源税、个人所得税改革稳步实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税收制度进一步健全。

    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坚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造就了“三农”发展又一个黄金期。

    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由试点推向全国,到2011年底,全国98%的乡镇进行了机构改革。

    进一步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十年来,我国着力推进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社保等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2006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对约1.3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免除住宿费,对中西部约1228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将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约1167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启动425项改革试点项目,全面部署落实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看病难”、“看病贵”初步缓解。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明确用3年时间推进5项重点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多来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尤其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

    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有效发挥。2005年起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两项试点到2011年底扩大到全国60%的县(市、区),2012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制度全覆盖。

    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先后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有效保障了81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破除。今后,中国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促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新华社记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9月03日 01 版

济南:创造新服务 帮扶新青年
而今迈步从头越
八十七岁老英雄李文祥:“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义务救援 守护生命
南方科技大学成立
生态移民喜领房产证
调查问责不能陷在迷宫
家乐福式派遣用工法律难约束
期刊李逵遭遇“李鬼”后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