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9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故宫讲坛,课桌摆到红墙外

本报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1日   09 版)

    “这是一次尝试,一个博物馆不把讲坛办在馆舍内,而是办在社区、民众中间。故宫不仅是古代社会留下的建筑群,今天的故宫更是人民的博物馆。”9月8日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开始了“故宫讲坛”第一讲——“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之后每隔一周,故宫博物院将邀请专家学者走上“故宫讲坛”,在故宫馆舍之外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所有讲座均免费向所有市民开放。

    从现在算起,再过8年,故宫将迎来建成600周年纪念;而“故宫博物院”的名称从1925年持续至今也已经87年。“今天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好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三个财富——壮美的古建筑群、丰富的文化藏品、我们可爱的观众。”单霁翔说。

    作为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遗产检测已经进入常规化阶段,包括文物建筑、室外陈设、环境质量、游客动态等10个方面。单霁翔为观众展示了雨花阁中金丝楠木塔和瓷塔的防震措施和最怕火的故宫的消防措施。

    即便如此,单霁翔也深知故宫文物的收藏保护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文物库房中,一级品都装入了囊匣,可是还有很多二级品没能装入,而故宫的二级品放在别的博物馆也往往是一级品。有的文物藏品规模很大,比如家具,我们有6200件明清家具,但是存放在地面库房,既不安全也不体面,也难以进行研究。”

    为此,故宫近来陆续实行一系列保护新措施。“珐琅的祭法器每一件都装入一个囊匣,每一组都做了金属质的密集柜,一旦发生地震会互相依靠,减少可能的损失。”“故宫早期的一些管线甚至穿越了古建筑的墙壁,我们现在对其重新布局,做到既不伤害古建筑又不伤害文化景观。”“现在地下库房保管了80万件文物,还有100万件在地面,漏风漏灰尘,温度湿度都不理想。我们正在研究大规模使用金属质的密集柜,地下保管的文物数量将会增加。”

    故宫的修缮也带动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在倦勤斋修缮过程中大量用到的云锦装饰。云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为紫禁城制造宫廷云锦的织造技术已经失传。为了修缮倦勤斋,这种技术被重新发掘,经过200多次试验,终于恢复到了原有的水平和品质。单霁翔说:“每一栋文物建筑的修复都伴随着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传统技能的恢复。故宫需要一个强大的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这项工程,希望国家给予支持。” 

    故宫对藏品要求严格,不是“珍贵的、历史的、科学的、艺术价值突出的” 文物不能进入故宫博物院。尤其对现代艺术品的征集,故宫慎之又慎。现代书画一项,故宫在近10年中仅征集了11位艺术家一共不到50幅作品,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不多于10幅,且必须是代表作。

    故宫博物院希望把红墙内的区域全部交给观众。单霁翔透露,红墙内分为中路、西路、东路、外西路和外东路5个区域,在今后的陈列展览中将有不同的功能和侧重。“中路从三大殿到乾清宫、御花园,都坚持原状陈列;而外东路和外西路用于故宫的专题展览,现在已经有了钟表馆、书画馆、瓷器馆等,今后将增设宗教文物馆、玺印馆、雕塑馆等更多的专题展览。”

    为了让观众与故宫更亲密地接触,单霁翔透露,故宫即将实现一段城墙的对外开放,初步选定从东华门到东南角角楼再到午门这一段。“我们正在努力使观众能够登高一望,无论是城墙外的景观,还是从城墙上俯瞰故宫,这段城墙都是一个较好的观赏位置。东华门修缮后,也将作为5000件古建类文物的展示场所。”单霁翔对故宫未来的定位十分明确:“故宫是永远的故宫,而故宫博物院是更加开放的故宫博物院。”

本报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9月11日 09 版

相机交给切·格瓦拉
摄影家与慈父:偶像之外的切·格瓦拉
故宫讲坛,课桌摆到红墙外
疼爱书店的人给了诚品生命力
榕城学子争“粉”
校园手绘明信片
名家展览扎堆北京画院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