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寄语
微笑着面对挫折,快乐地工作。
4个月前的某一天,在上海的地铁站、广场、繁华商业街,仿佛一下子冒出许多劝募的年轻人,300支队伍活跃在上海市各个角落,仅3个小时,就募集到26.8万元善款。
这个活动叫“我们的年轻范”,参与活动的几乎都是在上海工作的年轻白领。郁进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她是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的副总干事,也是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的副秘书长。
“我们是一个枢纽型的平台机构,我们用拿到的资源服务于社会组织。”郁进说,在“我们的年轻范”活动前,他们联络了一些大企业,争取到物资支持,这个“以物劝募”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现在,上海青年家园联系服务的青年自组织达到576家,郁进有时像大家长一样。其实,今年35岁的郁进原本是一家IT企业的企划部负责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上海青年家园对外招募工作人员,主要做世博会的项目。“冲着世博会,我就来了。”郁进说。
在那之前,郁进从没想过“把NGO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世博会期间,在参与组织上海青年家园的一些活动中,郁进发现了自己的优势。“NGO组织中的工作需要有较强的创意能力,公益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能力,管理模式与其他行业十分类似。”企划经验丰富的郁进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
“我们做的事情,就是靠自己‘闹腾资源’,动脑筋策划项目,然后把这些资源和项目‘发’给优秀的青年社会组织。此外,还要帮助青年自组织发展壮大,培育他们的中坚力量。”郁进开玩笑似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
郁进的工作要与企业、政府、青年自组织几方打交道。比如此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上海市虹口区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郁进和同事获悉后,在虹口区组织了一个小型沙龙,15个社会组织在沙龙上推介自己的项目,最终促成两个项目在8个街道被购买。
还有一个汉服社团,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但是一直找不到街道“购买”。郁进与组织者反复交流,一方面助推他们找到主管单位注册,能进街道推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开拓汉式婚礼,使这个组织有一定的自我造血功能。
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是这样“天时地利人和”,郁进的态度是微笑着面对挫折。在郁进看来,“生活就是这么点问题构成的,不外乎人际交往问题、资金短缺、人员流失等,任何行业都一样,没有过不去的坎。”
现在,上海青年家园的专职工作人员只有6人,郁进每天的工作都是紧张忙碌的,但是她感到很快乐。郁进快乐的根源,是她对自己工作的价值判断。
“NGO是新兴领域,我觉得这个行业非常有朝气,是可以出现非常大正能量的行业。今天许多街道、区县都在想培育、凝聚好的NGO组织,让他们标准化地完成一定的职能,现在是一个大量资源汇集和优胜劣汰的时期,我找到了在这个行业坚持的理由。”郁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