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眸】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
【专家评点】
(中央党史研究室汪文庆)
“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明确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阶段性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走进“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具有决定意义的新阶段。中流击水,趁势而上。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历史方位所在,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所在。
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这是“十二五”规划最为鲜明的特点。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是一个淡化了GDP增长速度指标的目标,是一个不论快慢却论质量、讲平衡的目标,突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强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的要求,既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又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
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些措施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其中拉动内需处于战略制高点,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平衡处于重要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是亮点。全面落实这些重大举措,既可以推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2011年,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现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的基础。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