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学习成才·每周一星

越研究便越有危机感

张强 毛德海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4日   10 版)

    陈建武喜欢研究外军,他的书柜里放着《外军研究》等上千本书,这位南疆军区某通信团参谋长经常读书到凌晨3点多,如今只有38岁就“谢顶”了。

    服役21年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指挥军官”,还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7次荣立三等功。他常说,了解外军、研究对手,是打赢之根本。

    “越研究我便越有危机感。”这位身材魁梧的参谋长说。

    2009年,上级组织某高寒山地通信保障演习,陈建武担任通信保障总指挥。一次演习,他给导演部留下“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是,他主持探索的关于高寒山地作战的9种创新战法被全军通信部队推广采用,并被选入教材。

    另一个没想到是,当着20多位将校军官的面,他对既定的“滚动保障、垂直保障”等战法提出异议。最终,他用事实、数据折服了在场专家,“出尽风头”。那次演习,上级破例给他通令嘉奖。

    陈建武写作的论文《论通信兵转型的目标选择》获全军某征文一等奖,还在全军桂林学术交流会上介绍经验,与会代表连声称赞他“了不起”。

    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正在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参加中级培训的陈建武,在学院组织的“汶川大地震通信保障问题”探讨中,大胆提出了“首选卫星、重用无线”等战法,并在总参通信部网站发表了“汶川地震通信保障之我见”。

    随后,他与成都军区一起参加学习的某通信团领导展开方案制定,并第一时间将卫星通信分队配属保障给第一支进入震中灾区的武警某师,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效通信保障。

    有些人不理解陈建武喜欢研究作战理论,“研究理论是专家干的事,你一个基层干部干吗好高骛远?”有人说。陈建武用金一南的一句话来回答:“一支无危机感无紧迫感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

    他说,基层指挥员职务低,但眼光不能低。研究对手,创新战法,是每一名军人的职责。

    2009年1月,陈建武从营长成长为团参谋长,上任当年,他就熟悉并会操作使用全团配属的所有通信装备。当他检查分队训练时,官兵都对他“发怵”,因为没啥能瞒得了他的眼睛。

    该团训练质量年年上台阶,友邻单位纳闷:“陈建武抓训练咋这么灵?”对此,他的回答很干脆:“盯着敌人抓训练!”

    一次,上级组织对该团实施战斗力评估考核,他们一举夺得优秀。然而,考核组刚走,团里高强度的复训又展开了。陈建武说:“按大纲考核标准是优秀,但战场考核未必优秀,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必须接着淬火。”

    通信团驻地分散,绵延上千公里,指挥通联难。通过调研论证,他向团党委提出建设“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控系统”的报告,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历时两年打造了一座“流动中军帐”,使全团指挥实现动中通。

    在随后的一次检验性演练中,上级机关一口气出了几个“刁钻”的战术情况。陈建武带领指挥员稳坐钓鱼台,边机动边指挥,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下,从容指挥数千公里外的部队,打了一场漂亮仗。军区领导不由赞叹:“这个指挥员确实不简单!”

    有的时候,陈建武更喜欢身先士卒。有一次,他带队背着抢修工具上线路抢修光缆。头上狂风呼啸,雪花使劲往抢修人员的袖中、领口钻。脚下是半米深的积雪,根本找不到路。

    突然,只听“哎哟”一声,陈建武一脚踩空,滑进了山沟里。两名战士用背包绳将他拽上来时,他全身已被冰水打湿,冻得直打哆嗦,但他坚持赶路。6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爬到了山顶,完成了抢修任务。  

    多年前,陈建武就敏锐地意识到了网络的优势。通信团驻地分散,一堂大课常常需要半个月才能巡回讲完。陈建武经过三年改造研发,实现了“一网连到天边边,相距千里面对面”,从授课辅导到考核、训练和办公,全部实现网上进行。3年来,上级先后3次在该团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他们建网用网的经验。

    他还带领技术骨干,研发了“网上训练考核系统”。陈建武说:“组织网上考核不用派人监督,考核透明公正,能较好地反映部队真实训练情况。”

    前几天,就在该团司令部网络室,一场利用网络组织的考核正在进行。监考人员通过网络视频,就能轻松查看各个点位的考核情况——在海拔5120米红山河机务站的视频中,一名中士熟练地进行着抢修作业考核。只见他娴熟地操作着横向剖刀、切割刀等工具,切割、接续、盘纤、封盒等动作一气呵成。屏幕左上角的计时器显示,这名战士用时比及格标准快了将近10分钟。    

    在抓人才培养上,陈建武同样紧盯外军,先后出台了很多“怪办法”:每隔一两年,将各股参谋进行交叉轮换,各股的工作也时常调换,逼着参谋练新本领。

    对此,陈建武的理由是: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已经成为一种基本作战样式。司令部作为部队的指挥中枢,参谋不能再“坐井观天”,必须“触类旁通”。如今,司令部八成以上的参谋成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打赢强敌才是标准!”陈建武常常这么说。2010年,他受命参与某通信保障演习。一位将军问:“小陈,这次演习能给我什么惊喜啊?”果不其然,在演习过程中他发现,一些边防连配属的通信设备虽然先进,但战技性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些问题引起导演部重视,并很快得到解决。

    一名将军谈到陈建武,评价说:“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对付敌人。”战友们说,这是对一名军事指挥员的最高褒奖。

分享到:
令敌人胆寒的海上隐形杀手
一切为了灾区群众
印度为何要做太空大国
越研究便越有危机感
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