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上海靠就业工程推进居家养老

擦地做饭难以满足现代养老需要

实习生 彭珅 本报记者 周凯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5日   03 版)

    4点40分,杨鸽凤起床后匆匆洗漱就骑车奔向要服务的第一户老人的家。自从2008年成为上海浦东潍坊街道的一名助老员,每天4点多起床已成为杨鸽凤的习惯。

    “助老员”的概念来源于上海的居家养老服务,他们由社区街道聘用,为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们“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

    拖地板、洗衣服,有时候烧烧小菜……从清晨5点到上午11点的6个小时中,杨鸽凤要在3户老人家里重复这些家务活儿,每户两个小时。中午回家吃饭休息后,下午再干一两家,杨鸽凤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

    尽管在配套的服务菜单中还有按摩、护理等相对专业的服务内容,但大部分家庭仅选择室内清洁、清洗的服务。这令一直在推进这套服务菜单的浦东区居家养老指导中心项目专员王秋艳也感到很无奈:“说实话,其实目前居家养老能做到的就是家政服务。”

    在成为助老员后的4年间,杨鸽凤前后已为14个老人提供过居家服务。目前,她负责的仍有7家。按助老员每小时14.5元的薪资计算,她的月收入可以达到2000余元。工作也越来越顺手,但当杨鸽凤给母亲打电话时,还是会隐瞒现在的工作,总感觉做这个就像是保姆、护工,会让人看不起。

    与就业结合的居家养老

    在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像杨鸽凤这样的助老员有39名,她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因就业困难才加入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

    事实上,从2004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被列为上海市政府为百姓办的实事项目后,居家养老一直与另一项政策紧密相连,那就是上海市的“万人就业”工程。

    正是在“万人就业”工程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背景下,2008年,杨鸽凤成为一名助老员。当时,街道正在登记、聘用一些就业困难的社区居民,其中包括国企转制的中年下岗工人,以及像杨鸽凤这样,正处壮年、嫁到上海却还没有上海户口的外来媳妇。薪资及“三险”由“万人就业”工程统一拨付。

    受聘用之后,街道为杨鸽凤们提供就业岗位是助老员。在如今杨鸽凤每个月能赚到的2000余元工资中,有1570元(相当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由“万人就业”工程拨付,除此之外的部分由当地民政局财政拨款或福利彩票资金支付。由于助老员的工作有保障,杨鸽凤宁愿选择薪资不高的助老员工作而非月嫂。

    早在2008年,居家养老已带来2.8万人的就业量。从社会资源统筹的角度上看,养老与就业相结合一举两得,杨鸽凤的同行有90%多来自“万人就业”工程。然而,从养老的角度上看,就业与养老的结合并非十全十美。原因在于“万人就业”招到的这些助老员并没有康护方面的专业资质,能从事的只有相对简单的家政服务。

    街道依照“万人就业”工程的指标聘用的助老员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到了区指导中心层面,聘用助老员的目的当然是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其中的落差就需要培训来填补。然而,培训资质的缺乏、成本的高昂、场地及时间安排的困难都限制了这种“填补”所能起到的作用。

    作为培训的组织者,王秋艳透露,指导中心也会给助老员培训,但只是知识普及性质的。“要真的去考证,还得靠自己。而且,考上专业执照后,谁还会继续留在这做助老员?”

    杨鸽凤一直保留着区里统一培训时下发的书本和证书,书是《老年人急救指南》,而证书则是区里下发的培训结业证书。

    “这里学的基本用不到的,老人病得比较严重了一般都会找专业的护工或者到医院去了,谁敢叫我们来弄?擦擦身啊还行。”在杨鸽凤记忆中遇到过最艰难的服务便是为老人擦身——老人大小便失禁,全身到处都是粪便,儿子、媳妇都不愿碰。

    杨鸽凤也曾到医院帮过老人家里的忙,她也问过医院里护工的行情,“那比我们赚得多多了!”

    居家养老需要“专业化”服务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认为,现在居家养老的模式不足以满足一个老龄化城市的居家养老的需求。居家养老未来的发展需要,必须在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上下功夫。

    任远说,居家养老缺乏专业化服务团队,一方面是社会缺乏专业和职业的培训,另一方面是,居家养老的服务价格过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多元化的投资,通过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打造高水平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不仅学界在呼吁,民政部门也在培育居家养老社会力量方面努力。这方面的努力体现在近3年来,每年上海市民政部门拨出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创投和招投标。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介绍说,他们每年拿1000万元到1500万元支持社会组织创投,同时,还拿出8000万元扩展社区服务的招投标,目的就是鼓励社会组织关注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所谓创投,就是指社会组织新发现老年人的需求,为之设计服务模式,把这种模式展示出来由专家们评估,评估可行后将得到民政局的资助;社会组织招投标则是要满足地方自己提出的需求。

    上海新途健康促进社就是这样一家社会组织,他们目前正在做的招投标项目是社区失智老人的预防工作。其总干事郭小牧认为,民政局资助的创投和招投标是作为政府普惠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补充,其资金无法与政府用于居家养老的财政投入相比,但是通过这种补充,可能把好的项目纳入政策视野,再由政府出台政策推动。

    养老行业亟待形成,人才缺口巨大

    今年年初,高利民创办了一家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现在,他的养老服务队伍中有6名全职服务人员,其中护士两人,还有4人具有专业康护资质。此外,还有10名兼职服务人员,他们分布在上海各区,都是获得家政协会证书的护理员。

    目前,这支专业化的养老队伍主要为4家社会组织负责的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其中全职人员的薪资50~80元每小时不等,兼职人员的薪资为每小时30元。

    殷利平是这支队伍中专业资质最高的成员,今年她已经考取了康复治疗师的资格认证。为此她已在这个领域学习、打拼7年。目前,她的服务对象覆盖3个街镇,共600户老人,其中500户失能高危户、100户失智高危户。而这600户老人是从当地总数5万户老人中筛选出来的,筛选的标准不得不控制在这个数量,因为人数再增加,殷利平将分身乏术。

    殷利平需要每月走访每户老人1~2次,到老人家中的主要工作是对老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制定康复方案,再对老人及其照料人进行康复指导和建议。下班后,她还需要进行当天走访老人资料的汇编、录入,每天得在电脑前待到11点。

    除了工作量大,最让殷利平头疼的是老人的观念问题。不少老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康护,他们会说:“你们教的这种锻炼,我自己在家里也会,你还不如给我发点药,帮我做点家务。” 

    在高利民看来,意识问题归根结底是购买力问题。现在的老人本身购买力有限,自然会更注重“看得见的实惠”,但是下一代老人的购买力提高了,这些需求也会“水涨船高”,对养老行业这个“朝阳”市场,他很有信心。

    “现在真正在做居家养老服务居家护理的人多是外地来的,基本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待遇是最低的,2000元左右,她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也是最大的,同时,她们也是最不被尊重的。她们本来是一个社会需求很大的行业,但是因为恶性循环嘛——待遇低、工作量重,所以没文化的来做,因此,又不被雇主所重视,于是又待遇低。这就是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现状。”

    “如果哪一天,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文化程度提高了,经过正规培训,待遇提升了,居家养老的行业就能形成了。”高利民似乎还是有信心的。

    本报上海9月14日电

分享到:
一些地方政府集中推地所为何来
擦地做饭难以满足现代养老需要
房地产“拐点”是否到来
新闻发布制度推动公共治理走向透明
稳增长:数十万亿民间资本如何激活
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召开座谈会
深入总结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台州向救人英雄传递“正能量”
有颗善心 多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