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钱丽时,她站在树下,笑盈盈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的身上,斑驳的树影映照着她爽朗的笑容。这个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女孩干了件很“侠义”的事儿——一年前,为了拯救一条生命,她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这使她成为北京市提倡公民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以来第116例,同时也是北京昌平高校区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学生志愿者。
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2009年。 2009年年初,在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北京市红十字会联合组织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中,钱丽和同学随手报了名,很快就淡忘了这件事。 2010年寒假,钱丽突然接到北京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个远在广东的白血病患者初期配型已经成功,需要再次做高分配型,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
救人救命的事,没啥可犹豫的。但妈妈觉得会对女儿身体不好,强烈反对。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钱丽决定瞒着家人。“怎么说也是一条生命,我有这个能力和机会,为什么不去做呢?”钱丽当时的想法很简单。
寒假结束回学校后,钱丽马上与北京市红十字会联系,随后做了一次高分配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2011年2月26日,在近5个小时的采集过程中,钱丽一次性捐献60ml的足量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很难受,在采集前的每一天都要注射细胞动员剂,因为药物的作用,她总感觉到头晕、恶心、浑身酸痛。但想想还有一个人的生命等着来自自己身体的干细胞去拯救,钱丽觉得受这些罪值得。
钱丽捐赠造血干细胞的事情经过很多媒体报道,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钱丽却依然很淡定,对于她来说,大学几年,做公益,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2007年9月,钱丽进入中国政法大学修读国际商务,对于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每一个学生来说,加入社团是大学的重要一课,钱丽也不例外。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钱丽开始接触到公益事业并很快爱上了“它”。钱丽参加的第一个公益活动,是在社团师兄师姐的带领下去照顾北京市智光小学的儿童。这所小学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问题,每个周末钱丽都会和社团的成员一同去看望他们。
另一次去太阳村看望服刑人员子女的公益活动,让钱丽感触颇深。钱丽来自农村,在那里有很多留守儿童。有一次一个小孩偷了她家的橘子,被逮住了。可那个小孩完全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对,一脸理所当然。这让钱丽很诧异,也让她明白了从小教小孩明辨是非是多么重要。
太阳村住着80名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孩子,全靠社会捐助和600亩果园才能维持生存。在钱丽眼里,他们和留守儿童一样,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健康成长所需的家庭环境。为了这些孩子,每到周末,钱丽就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帮他们开展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希望他们能在一个相对安定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身“侠义”的钱丽,骨子里流淌的是公益的血液。大学期间,她一直想献血,可阴差阳错,每回都没有赶上,有一次,钱丽得知学校组织了献血活动,和同学“翘了课”直奔采血现场,到了以后发现活动已经结束,让钱丽遗憾不已。
钱丽的身边有不少热心公益的同学。她的一位室友一直坚持做JA中国志愿服务活动,并把这个活动告诉她,钱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JA是一个非营利商业和经济教育组织,为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提供广泛的商业和经济教育。钱丽负责给小学的学生上课,教学生辨别不同国家的货币和合理理财。这样的日子让钱丽很享受,不求名利的她也从未申请过志愿服务小时认证。“起初也不知道有这个,就是去做志愿者嘛。”谈到大学期间所做的公益活动,钱丽唯一的感觉竟然是遗憾。“那会儿不懂事,觉得这事值得做就跟着去做,全凭一腔热情,对公益事业整个组织的运作和活动安排了解的不深,不然可以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