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23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吉林大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育人模式

青年文化书院 引领思想观念

本报记者 王培莲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23日   02 版)

    9月初,吉林大学学子为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活动顺利结束。拿着整理出来的“十大热点问题”和那份宝贵的1.5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吉林大学团委书记姚毓春兴奋了很久。

    “吉大学子为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活动是吉林大学青年文化书院成立后的第一个活动,在吉大学生中广为传播。活动历时近10个月,参与调研的学生超过7000人,共征集到1100多份(篇)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

    去年12月初,青年文化书院正式成立。作为校内一个虚拟教学平台,书院召集了一批学校人文社会学科优秀青年教师,通过交流研讨、主题巡讲、社会实践等形式,探索科研创新和文化育人的新体系和模式,目前已开展“为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主题征文实践调研”、“文化博讲团巡讲”、“女生讲堂”和“学术沙龙”等系列活动40余场,受益学生近8000人。

    关注党的盛会

    刚过去的暑假,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景木南没闲着。她和其他十几名同学刚做完“吉大学子为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的后续工作——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数据,与指导老师讨论,并撰写调查报告。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景木南感到,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热点问题很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活动启动初期,吉林大学团委号召全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和闲余时间,走出校园,自行发现感兴趣的话题,并通过调研形式拿出调研报告,以书面或邮件方式汇集到学校院系团组织。这一活动意在用学术逻辑的方式传播党的重大理论,让学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

    活动期间,同学们提交了1100份(篇)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吉大团委利用暑假组织了青年文化书院一批师生成立课题组,从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中梳理出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十个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外交与国际形象、大学生就业、社会道德、老龄化和养老、居民幸福指数等。

    8月,针对提炼出的十个问题,课题组师生设计出调查问卷,在全校发放2000份。

    回收问卷后,通过统计、分析,形成一份为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的调研报告,其中包含《吉林大学青年学生关注的十大问题》和《吉林大学青年学生关注的党十八大宏观议题》两部分内容。

    师生踊跃参与

    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更易于和学生交流,如何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参与团组织开展的学生活动?这件事,吉林大学团委书记姚毓春琢磨了许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高校团委层面能否做点事?”一个周末的晚上,姚毓春给该校青年教师、哲学社会学院教授漆思打了一个电话。漆思是一位无党派人士,专注于学术。姚毓春抛出的一个想法——“很多大学生的观点独立、鲜明,能否用学术和文化的方式来引导?”——让漆思很感兴趣,两人一聊就是4个多小时。

    姚毓春兴奋难抑,熬夜写出了一份关于吉大青年文化建设创新体系的方案,青年文化书院由此酝酿。此前,长春市内高校青年教师有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长春青年学者论坛,漆思和多位吉大青年教师汇集于此。青年文化书院的第一批24名青年文化导师也从中产生。

    “文化播讲”是青年文化书院中青年教师参与最多的活动,现已举行17场,讲座涉及经济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并在吉大的6个不同校区巡讲。

    “可以迷恋马哥,马哥不是传说——马克思的激情燃烧岁月,图书馆四楼报告厅,有木有很向往的童鞋呐?”上学期刚开学,吉大学生自愿在微博上广播。作为“文化播讲”的第八场,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教授白刚的一场关于马克思生平故事的讲座,吸引了200多名吉大理工科学生。

    文学院教授马大勇是学生眼中“能说会道”的学术明星。9月初,马大勇给理工科学生作了一场关于金庸武侠情结的演讲,让不少学生直呼“过瘾”。

    马大勇说,“青年”、“文化”、“书院”,听到这3个词,就很感兴趣。书院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师生可以凭借兴趣、爱好和愿望来交流、学习,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除了可以去不同学科的校区巡讲外,青年文化书院的导师之间还经常有学术沙龙,让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可以交流思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教授吴宏政以往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入青年文化书院让他多了和各个学科同学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不容小觑。”每次和学生讨论后,吴宏政都有所受益。

    上个月,在学术沙龙上,吴宏政与该校商学院教授丁治国辩论“有限和无限”的问题。丁志国用数学逻辑给吴宏政解释,吴宏政则用他的哲学观点来回应,40分钟的交流,双方意犹未尽。

    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尝试

    自成立以来,吉林大学青年文化书院共在全校开展系列活动近40场,现有涉及多个学科的青年文化导师35人。

    在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青年文化书院院长韩晓峰看来,青年文化书院可以发挥吉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使不同学科间相互借鉴、融合,解决校区之间文化传播不平衡的问题,形成学校新的增长点。

    除定期举办各类论坛和巡讲外,青年文化书院内的国学文化社、雷锋精神研究会、凤凰学社和创业俱乐部等组织,则由学生和指导老师自行组织活动。

    今年3月初,青年文化书院首次尝试网上“虚拟招生”:在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各院系本科生中选拔招录100名具有学术潜力、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的本科生。录取的学员和导师之间可根据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双向选择,组成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进行学术研究及相关活动。吉大团委教师韩月波介绍,该项目只面向学校的本科学生,从学生本科阶段培养起科研能力。

    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青年文化书院是吉林大学对新形势下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尝试成果。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说,下一步,青年文化书院要继续扩大虚拟招生、学科交叉和科学研究,发挥青年教师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促进文、理、工、农、医多个学科平台的互动。通过青年文化书院的活动设计,让师生提高社会服务和参与意识。

分享到:
日本窃据钓鱼岛
是对《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的蔑视
王宏民:“亮剑”亚丁湾
用爱照亮明天
中国为东盟各国累计减免关税约500亿元
“希望社区”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
中国义务教育从“温饱”奔向“小康”
青年文化书院 引领思想观念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