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2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同样面对“转型”,成功是成功者的墓志铭,追赶是追赶者的通行证

从“乐凯新生”说开去

众石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24日   10 版)

    新生代的中国消费者,已经对胶卷很陌生了。所以乐凯不再生产传统彩卷的消息,在这个数码时代显得波澜不惊。至今,昔日胶卷业“三巨头”柯达、富士、乐凯,都已全部撤出传统胶片行业。老派一些的摄影发烧友,可能还记得他们当初在中国市场上演的“三国演义”。而如今,破产的破产、转型的转型,真让人生出些“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慨。

    柯达1880年诞生于美国,曾是全球最大的胶卷生产商,去年10月,这家拥有131年历史的胶卷制造商申请破产,一度引发股市震动。其实,早在1976年柯达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2003年,柯达也一度启动了“转轨程序”,力图成为一家全新的数码公司,可惜功败垂成。他们从2009年就停止了彩色胶卷生产。

    “三巨头”中富士的转型则相当成功。公司在2011年停产多款彩色胶卷,而在此很早之前,就把生命科学、印刷、文件处理、光学元器件和高性能材料五大领域,确定为重点发展事业。2007年前后,富士还大胆“突进”化妆品行业,其“艾诗缇”系列在日本已跻身销售第三。 

    被誉为“中国胶卷王”的乐凯,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新生”历程。作为后发追赶者,乐凯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图片冲洗市场“井喷”过程中,开始与业界两位前辈平分秋色。乐凯以其价廉物美而赢得市场,它的胶卷通常只有柯达、富士胶卷价格的一半左右。

    乐凯的“战略危局”出现在2000年之后。当时,公司利润总额超过2.5亿元,业绩达到历史巅峰。恰在此时,数码影像技术开始进入普及阶段。乐凯公司也尝试发展数码相机、MP3、立体照相、彩扩机、偏光片等产品业务,但由于缺乏技术储备,在核心技术门槛上没能实现突破,最终都未获成功。

    2003年,乐凯与柯达合资,这一度让公司看到了成功转型的希望。但从后来行业发展轨迹看,这次合资反而有点“跨上了泰坦尼克号”的风险。乐凯的初衷是在传统胶片领域结成联盟,共同应对市场变局。而事实上,数码成像技术的连续突破,导致整个胶片冲印行业的“生态大变迁”。在这种“小行星撞地球式”的生态灾难中,不管是吃肉的霸王龙、吃素的梁龙或者能飞的翼龙,反正只要是恐龙,都面临灭顶之灾。关键问题是,企业能否有决心、有能力“变成另一种生物”,来适应环境巨变。

    事实证明,恰恰是行业的领先者,对环境巨变反而变得迟钝麻木。2000年之前,乐凯曾派人到柯达公司学习,他们发现数码照片的水准很差,完全不能与胶片冲洗的照片一较高下。柯达的高管预测,“数码相机要替代胶卷和相纸,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但就在2003年之后,传统胶卷在国际市场的销量开始以超过30%的速度下滑。

    从传统市场策略讲,乐凯“联吴抗曹”的视野是不错的。但人们没有预料到的是,数码技术完全是一次“颠覆式创新”,市场相当于被格式化,游戏规则重新设定。这时候,所有精心布局的战略,都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原则——生存。

    乐凯与柯达的“联姻”仅仅维系了4年。分手之后,柯达公司业绩一路下滑,不论技术变革还是内部管理革新都无成效,最后“船沉海底”。幸运的乐凯,则抓住了一根救生的木头。就在合资期间的2005年,乐凯公司另辟蹊径,投资建设了第一条光学薄膜生产线,成为全球仅有的拥有此类生产能力的5家企业之一。次年,乐凯在合肥投建了我国第一个光学级聚酯薄膜基地。到2011年,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销售收入已占乐凯集团收入的22%,利润占42%。

    虽劫后余生,乐凯恐怕还无法快乐起来。需要反思的经验教训太多了!柯达的“悲剧”就够乐凯深刻学习的,毕竟那一直是他们的榜样。

    面对数码技术冲击时,柯达一位技术高层曾说:“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一只脚踩在油门上,另一只脚踩在刹车上。我们不清楚哪一只脚应该踩得更重些。”这充分说明,作为数码技术的最早尝试者,柯达在行业大“变迁”中掉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辉煌成就反而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胶片摄影时代,柯达是毫无争议的王者,它拥有1000多项摄影技术专利。即使在数码时代的开端,柯达在技术上也遥遥领先。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遗憾的是,作为数码相机技术的发明者,柯达在享受传统胶片王者待遇的若干年里,被丰厚的利润“养得太舒坦了”,反而丧失革新的动力。柯达“冷冻”了这一技术,竟认为如此可以延长传统胶卷的寿命。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2003年柯达提出“转型”时,做过一个测算,据称公司全转向数码影像业务,将会“削减72%红利”以及约3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该计划遭到了一些股东的强烈抵制。这足以说明,柯达事实上是被自己击败的。

    对乐凯而言,“榜样”的失败带给他们很大的刺激。作为跟跑者,最大风险不是“跟不上”或“跟丢了”,而是跟错了人,站错了队。乐凯也在传统胶片领域有数十年的辉煌,骤然“转型”难免有包袱。乐凯的管理层强调,与柯达合资还是“利大于弊”,毕竟在工艺、管理以及资金上,都从柯达学了很多,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不过,乐凯也许有不便明说的教训——之所以没有“随着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没”,恐怕因为同柯达近距离接触后,发现了这位行业老大的诸多弊端,作为“反面教员”,柯达反而给了乐凯足够多的警醒。

    面对“生态灾难”式的大转型,成功是成功者的墓志铭,追赶是追赶者的通行证。传统胶片行业的毛利率接近50%,这在工业领域是罕见的。有人说:“一部数码相机的利润,还不如两个黄盒子(柯达胶卷)。”柯达因此而铸就辉煌,也同样在巨大优势的泥潭里陷入困境。乐凯这个追赶者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们相对柯达而言,“成功的包袱”没那么重。

    乐凯是一家老国企。有记者在保定乐凯工业园区能看到这样的“老员工”:父辈就在乐凯工作,自己的人生从乐凯幼儿园、乐凯小学、乐凯中学一路走过,成年后又在乐凯工作几十年。他们能否面对“乐凯不再生产胶卷”这样的现实?人的“转型”,对企业而言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难的。乐凯以曲为直,他们生产光学薄膜的新工厂建在合肥,据称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应该说,这家老企业的新生之路才刚刚开始,能走多远,目前还不好预测。但能够从传统胶片行业的“2012”中活过来,乐凯确实有理由保持谨慎的乐观。就像总经理张建恒所说:“人有时候是被自己想象的困难吓倒的。”

    对于30年来以西方跨国公司为学习榜样的中国企业而言,乐凯的故事还应有很多启示。

    在国际产业分工上,“中国制造”作为一个整体,很像是一个被嫁接在跨国公司中下端产业链上的“利润零部件”,不仅技术从外方引进,管理、文化和思想,也经常是舶来品。这种情况,在经济平稳运行大背景下,暂可维系,一旦遇到“生态灾难”式的行业大变迁,曾经的好处就变成了坏处,照猫画虎的本事是很难继续混饭吃的。

    金融危机之后,新的技术革命正处在黎明前夜,许多产业即将面临类似“胶卷变数码”的大变局。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企业无法建立起真正的自主能力。自主,不仅仅包括技术的独立性与可持续升级,本质上更需要一种精神自主。有了真正的自主意识、自主认知、自主思想和一套自主的文化、传播系统,才有真正的企业自主。遇到大变局,企业才能真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敢想、能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分享到:
国资委:把反腐倡廉纳入央企考核
从“乐凯新生”说开去
“三代核电”人才如何培养
30家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倡议“质量月”
雅诗兰黛开展粉红丝带运动20年
一周观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