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9月2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在更大的压力和更好的环境中更快成长,第八届“振兴杯”全新风景线——

“非公板块”参赛选手在崛起

本报记者 黄丹羽 陈凤莉 高校传媒联盟记者 李煜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27日   06 版)

    “半小时太短了,那么多项目根本做不完。”第一次参加振兴杯的彭斌心里直发慌。汽车排障比赛开始,他匆忙扫了一眼要求检修的项目,迅速钻进车子,开始排除故障。

    来自上海华星鸿华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彭斌是今年上海队唯一一名非公企业选手,也是振兴杯举办八届以来上海队第一位非公企业选手。

    9月25日,第八届振兴杯决赛进入实际操作环节。55名来自非公企业的青年技术人才走上赛场,在“振兴杯”这一越来越广阔、开放的平台上书写他们青春的新篇章。

    越来越多的“非公”选手脱颖而出

    坐进驾驶室,彭斌先检查了刹车片,又修了喇叭。“就想先把没技术含量的做好,应该比较容易得分吧”。

    30分钟转瞬即逝,还没来得及检修车灯,裁判已经提示“还有最后5分钟”。

    彭斌一下子“懵了”,手底下也乱起来,“该做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第二个环节是拆检发动机。彭斌慢慢进入了状态,“不像刚开始那么紧张了”。这场比赛要求选手将发动机拆开,测量尺寸后恢复原状,还要把工具收拾好。时间同样为半个小时。“比赛用的发动机和平时见到的有点区别,拆起来费力一点”。

    比赛结束时,彭斌的发动机还没有装好。“我看了看其他选手,基本都没做完。心里才稍微踏实点儿”。

    整体来说,彭斌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他的队友张体海认为,“非公选手和我们在技术上没啥差别”。

    来自呼伦贝尔市利丰汽车行有限公司的李昭亮也是一名非公企业选手。8月底,他所在的公司收到振兴杯比赛选拔的通知,李昭亮马上报了名。“通过比赛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更能帮助自己进步。”李昭亮以内部选拔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到团内蒙古自治区委。

    “国有企业可能培训的时间更多一点,但我们4S店是不能脱产的,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培训。”因为对比赛车型不熟悉,两个多星期来,李昭亮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比赛用车的资料。

    黑龙江队技术指导老师陈晓楠从2005年就开始参加省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后来还做过裁判、指导老师。在他看来,非公选手的整体水平更高,因为他们在企业竞争压力较大,会更有危机感。如果水平不够,无法为客户解决维修中的问题,就可能被淘汰。所以在平时的技能培训上,非公企业做得也会更好。

    “我建立了汽车修理工的QQ群,那些非公企业的员工都很积极,经常在线给我发问题,请教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陈晓楠说,“赛前,这些非公企业的选手因为不能耽误工作而只有几天的集中培训时间。但他们都很努力,晚上回去还会看书,碰到不懂的问题,会随时给我打电话。这次的参赛选手苏大文,为了备战,昨天一直在分析故障问题,直到凌晨一点。”

    陈晓楠觉得,这次比赛的难度很大:“发动机拆装要求30分钟做完,让我们这些老师傅都觉得不可思议。尽管两位选手都没有做完,但他们还是按照标准的程序一步一步来,没有出现大问题,这跟他们平时的刻苦练习也是分不开的。”

    为非公企业青年创造更多机会

    黑龙江队是本届非公选手参赛最多的队伍。在9名选手中,有6名来自非公企业。据黑龙江队领队、团省委青工部副部长陈永存介绍,黑龙江省今年重点发动非公企业选手参加,主要依托汽车修理协会组织省里的技能大赛,计算机项目竞赛则依托黑龙家龙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进行选拔。

    “今年脱颖而出的几位非公选手,至少有4名是农村出来的。他们从最基层的技术工人做起,通过努力钻研技术,学习实践经验,慢慢成长为技术能手。”陈永存说,“在团省委联合汽车修理协会举办的汽车修理工选拔大赛上,也有一部分国有企业选手,但通过同台竞技,最终3名非公选手脱颖而出,这和非公选手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去年,吉林省只有一名非公选手参加比赛,今年汽车修理这一项目的3名参赛选手都来自非公企业。“这与今年的工种更适合非公企业也有一定关系。”吉林队领队、团吉林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刘铁铎说。

    在本届振兴杯34个代表队中,25个代表队都有非公选手参赛。占总选手数的近22%。

    为了充分调动非公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初赛时,各地都围绕振兴杯举办了种类繁多的技能竞赛,吉林省初赛项目甚至多达53个。

    今年5月以来,团吉林省委各部门在全省范围内举办青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设置了包括工具钳工、汽车维修工等在内的53个通用工种和特有工种。

    北京市举办了管理创新、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20多个非公企业聚集的行业技能竞赛。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设置数控加工、灯具制作、广告设计等省级竞赛项目20个,市级竞赛工种共100多个。

    黑龙江省举办了消防、机械插秧、检验检疫、钳工、采油工、仪器仪表工等32个工种的技能大赛,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市、企业“三级联赛制度”,为众多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技能大赛将美容美发、中西式烹饪、餐厅服务、汽车维修等工种纳入比赛中,扩大了赛事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也让非公经济企业中的青年技工成为技能大赛的重要参与者。

    江苏省共有来自13个市和7家省部属企业、科研院所的119名选手参加了决赛,其中,包括近30家非公企业的37名青年职工,是历届参赛选手最多、来源最广的一次。

    培养人才渐受关注,振兴杯参赛折射非公团建活力

    范海光是来自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的工具钳工。平时,公司里也有专业培训,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为了参加这次比赛,公司特意请来很多有资质的老师对我进行专业指导。”范海光说。

    在培训过程中,他曾遇到过许多困难,但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困难都得到了解决,这令他十分感动。“是企业的大力支持才使我有幸和大家在这里相遇”。

    吉林队的谢伟民来自吉林市神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他是被单位推选参赛的。“公司很支持,赛前有培训等需要请假的事情,公司全开绿灯。”谢伟民说:“我们自身得到进步,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也能带动身边一大批青年人。”

    同样来自吉林市神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郑加富也深有感触:“现在公司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他们也想更多地去培养高技能人才。” 郑加富说,“这次‘出征’前,公司领导还来送我们,鼓励我们“丢掉包袱,正常发挥”。

    “刚开始的时候,有的非公企业并不愿意投入太多去参加技能大赛。”重庆队领队、团重庆市委青工部张琨说,“但渐渐地,有些企业老板感觉到青工技能人才在企业里发挥的作用,也慢慢愿意参加了。”

    内蒙古队技术指导张斌龙是振兴杯的“五朝元老”。在他看来,从去年起,振兴杯将非公企业青年纳入参赛范围,为非公企业青年搭建了很好的平台。“非公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很多企业并不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振兴杯为非公企业青年人搭建了一个交流成长的平台,也为非公企业培养青年人才提供了新通道和良好导向,让非公企业越来越重视青年人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选手出现在振兴杯赛场上,折射出非公企业对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日渐重视,这也是非公企业团建成效的反映。

    重庆市依托非公企业团建,指导一些企业的团组织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跟企业的经营挂钩,在企业内部开展青工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的经营作出贡献,吸引企业主更加关注技能人才的培养。

    福建省结合两新组织团建和“达标创优”竞赛活动工作,积极发动非公企业团组织参与技能竞赛。在提高技能竞赛中非公企业青年员工参与度的同时,增强了非公企业团组织的活力。

    山东省依托非公团建,17个地市中,每个地市确定3家典型的非公企业直接纳入团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的管理。团省委将活动菜单化,其中包括各种技能大赛,下发给非公企业,用以指导他们的团建工作。各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现状,组织各种技能比武。非公企业参加各种比赛的情况成为团省委年底非公企业考核的活动内容。

    吉林省开展了由国有企业团建带动非公企业团建的“1+1”模式。今年5月以来,“1+1”渗透进了导师带徒活动。结合团建“1+1”,技能帮扶也突破了单位限制,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跨单位结对”,由单纯的“导师带徒”升级为“技艺传承”。团吉林省委还联合多部门力量,开展“青年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为非公企业提供越来越好的政策待遇,帮助非公企业培养青年技能人才。 

    “团组织的工作机制使得企业对青年的凝聚力不断增强,类似的培训、竞赛有助于培养青年人才,使得企业效益增加。而选手通过类似活动能够增加对团组织的感情,反过来刺激非公企业团组织活力,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刘铁铎说。

本报记者 黄丹羽 陈凤莉 高校传媒联盟记者 李煜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9月27日 06 版

佟丽华:用正义照亮无助的心
王坤友:鞠躬尽瘁的“三汤书记”
“振兴杯”为选手提供成才平台
全国大学生创业共青农场体验活动启动
胡锦涛亲切会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代表
“非公板块”参赛选手在崛起
精益求精
团情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