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面对面向院士请教……自从考入宁夏大学以来,山里娃孙利鑫有了别样的人生轨迹。
这令人羡慕的人生轨迹的背后,有着另一番不怕困难、奋发图强的故事。
孙利鑫生于宁夏盐池县的贫苦人家,父母以种地养羊为生,从懂事起,家中老大的他就帮着父母干活,“浑身上下沾满了泥土”。
3年前,孙利鑫高中毕业,由于成绩不理想,没能进入大学。父亲常年放羊,母亲卧床养病不能干活,看着日渐驼背、积劳成疾的双亲,孙利鑫一个人来到陕西吴起县,成为一名修路工。
每天,小孙起早贪黑,推人力车给工地上拉沥青、沙石和成的铺路料;一有空闲,还当瓦工,给大工抬砖瓦;有时候工地上的车爆胎了,就顶上去学着补胎。孙利鑫能吃苦,还心细手勤,在工地上颇受工友们喜欢。
可看到黝黑粗糙的脸,病中的母亲不忍心儿子就这样下去。过了半年,在外打工的孙利鑫被叫了回来,开始了紧张的高三复读。孙利鑫发奋学习,长进很快,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当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宁夏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
当全家人沉浸在孩子考上大学的喜悦中的时候,孙利鑫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要供我上大学,只能卖掉家里的羊。”他知道,家里羊不多,还得靠它维持家里的生活,给母亲看病。
开学的那一天,带了200块钱,孙利鑫独自一人去大学报名。除去路费、路上吃的一碗面,来到了宁夏大学校园时,他兜里只剩下160块钱。在报名现场,看着周围的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缴费注册,孙利鑫心里一下慌了——“好不容易考上了,却上不了学。”
这个山里娃又想到了打工挣钱,他盘算着,打上一年工,就能挣够大学4年的学费,他想到了请一年假,挣到钱再上学。当天,宁夏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亚红了解到孙利鑫的情况,当即决定先报名入学,自己每年资助3000元给孙利鑫支付学费。
山里娃孙立鑫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学习之余,孙利鑫还要为自己的生活费奔波。刚进校门,孙利鑫就做起了家教,学生家离宁夏大学有好几公里,晚上辅导完课程,公交都停运了。为了省钱,孙利鑫从不打车,每天徒步来回。寒假到了,学校宿舍不能留宿,孙利鑫就在外面租房做家教,出租屋没有暖气,孙利鑫就准备个暖水袋,一进屋就钻进被子,捂暖水袋取暖。
上学的路比别人坎坷,孙利鑫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从大一开始,在张亚红的指引下,孙利鑫就参与了农学院的基础实验。“刚开始啥都不会,老师就让我从打扫实验室、清洗试管干起。”孙利鑫手脚勤快,老师交代的任务都能用心完成好。
在学校,孙利鑫学习成绩很好,每次都能拿到奖学金。兼职加上各类奖学金,孙利鑫在学校的生活有了保障,想着身边有比自己更困难的同学,他主动把学校贫困学生助学金的名额让给别人。
因为进入实验室早,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良好的结合,创新的种子在孙利鑫身上逐渐发芽。大二时,他申请了第一个创新实验——“果树扣棚升温实验”,实验取样要到十几公里外去取。
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差错和挫折,有的同学灰心,有的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孙利鑫还是坚持下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宁夏大学举行的校园“挑战杯”比赛中,孙利鑫获得了校级“挑战杯”特等奖;不久,他代表宁夏大学参加宁夏全区的“挑战杯”比赛,又获得特等奖。
看着自己常年做实验的结果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孙利鑫更投入了。每天一早,他就进入实验室,有时候实验忙,中午就啃上几个馒头,一直到晚上才回宿舍。得知可以参加全国的“挑战杯”比赛,孙利鑫和指导老师对做过的实验进行了进一步设计,他们和物理与电信学院合作,引入电路板技术,设计了智能化温棚。
作为宁夏大学唯一的参赛选手,当孙利鑫站在全国“挑战杯”比赛开幕式现场的那一刻,这个山里娃情不自禁地落泪了。
赛场上,孙利鑫和来自全国高校的选手同场竞技,经过几轮答辩、质询,孙利鑫沉着应战,最终获得了全国“挑战杯”二等奖。同时,他还结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朋友,他们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载誉归来后,孙利鑫一下成了宁夏大学校园里的明星,他给同学们作报告,将自己参加比赛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分享,在宁夏大学校园,越来越多同学参与科研创新。
“从没想到能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从贫苦的农家一步步走来,孙利鑫做梦都想不到会走上这样的人生路,每言及此,他都会由衷地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他的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心。
近期,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孙利鑫被学校推举保送读研。聊起未来,孙利鑫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只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把该读的书读好,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