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莒县,因为爱你,请你更名》的倡议书引发广泛热议。该文作者自称是留学英国的莒县学子,因为莒县的“莒”字冷僻而经常被人误读,他呼吁自己的家乡改一个“更加便于推广和传播”的新名字。舆论对这个大胆的倡议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支持者认为,改名可以与时俱进地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助力;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一切向钱看”的急功近利,是对该地区古老文化的自我否定。
地方更名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其中不少操作背后的动机都是繁荣经济、发展旅游和叫响城市品牌的经济账。最具代表性的比如云南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云南思茅改名叫普洱,四川南坪改名九寨沟,安徽屯溪改为黄山,更名后都立竿见影地提高了在全国的知名度,对地方招商引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地区因仓促改名效果不佳,甚至一改再改导致混淆与混乱,上演了更名闹剧。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积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凝聚了人们的普遍认知。是否更名不但要请相关专家从文化、地理、社会、历史等多角度充分论证和评估,还应广泛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如果城市更名只考虑短期经济因素,折射出过分的利益驱动性和浮躁心态,而忽略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带来的长远影响,是得不偿失的。
前文提到的倡议书提出把莒县改名为文心县或浮来县,其中,文心出自该县历史名人刘勰的名著《文心雕龙》,浮来出自该县的旅游胜地浮来山。这两个具体的形象既是当地的骄傲,又显然比一个生僻的古汉字更容易让人记忆。反对者则认为莒县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其前身是春秋时期的莒国,是齐鲁文化的渊源之一。这个“莒”字所包含的文化历史积淀无可取代。更有一名反对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列出一座城市更名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成本,质问倡议者谁该为这些成本埋单?
30年前的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认识“圳”的人也不比认识“莒”的人多多少,但今天已经没有人再会读错深圳两个字。是否应该更名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正反两派的陈述各有道理,双方争论的出发点也都是善意地为地区发展繁荣出谋划策。必须认清的是,响亮的地名也许能提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还是要苦练内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脚踏实地做事。正所谓“更名是术,发展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