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已经举办到第八届,今年共有253名选手进入最后决赛。其中,55名来自非公企业的参赛选手成为了大赛的亮点。八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技能人才通过“振兴杯”这一平台得到锻炼与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竞赛当中,“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的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最终目的是带动各地团组织、各企业团组织广泛重视青年职工的技能培养工作,引导青年学技术、比技能、作贡献,进而服务企业科学发展、服务青年成长进步。”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徐晓说。
虽然本届“振兴杯”技能竞赛只设置了3个工种,但在初赛复赛过程中,各地都广泛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开展了更大范围的技术竞赛活动。据统计,今年全国共开展省级竞赛700余场,部分省市举办了多个工种比赛。市级层面开展竞赛1799场,许多企业团组织也广泛开展了内部技能竞赛活动。共有450万名青年职工参加了不同层级的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正在逐渐显现,也引起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广泛重视。有些省份积极给予资金、政策支持,有些省份领导亲自参与指导相关工作。
徐晓表示,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在这中间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既需要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研发队伍,也需要门类齐全、数量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有效地把科学技术物化为现实生产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青年人中弘扬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职业精神,普及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理念,是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徐晓表示,社会不能仅仅只关注精英阶层,也应关注到广大普通劳动者,给他们以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为职业青年的成长进步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振兴杯”技能竞赛活动,把优秀的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树出来,进而带动更多青年看到勤劳致富的普遍意义。
徐晓认为,企业青年职工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对象。企业共青团工作只有以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广泛开展思想性、技能性、娱乐性活动,才能得到企业党政领导支持和青年欢迎,团组织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毋庸置疑,技能培养性活动在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为青工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休戚相关。通过“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牵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养、技能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增进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有益于增强企业共青团组织的自身活力。
“让更多青年通过参与活动得到启示、经受锻炼,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方法,所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扩大‘振兴杯’技能竞赛的参与面。这是履行共青团组织自身职能所决定的,也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重要要求的具体举措。我们要看到,在非公企业中聚集了近亿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身上存在着鲜明的代际特征。通过技术培养、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我们能够有效联系、服务这部分青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道德,这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徐晓介绍,为了拓宽“振兴杯”技能竞赛的参与面,各级团组织在竞赛组织上开展上动了脑筋。“首先,各地团组织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层层开展预赛复赛,并探索在不同行业中广泛组织技能竞赛活动。其次,在工作相对比较薄弱的非公企业团组织中,延伸和拓展技能竞赛活动的参与面”。
徐晓表示,今年参加“振兴杯”的非公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增加,说明大赛的触角在不断延伸、覆盖面在不断拓展,这与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全力推进非公团建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下一步,我们希望以‘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地方团组织,特别是企业团组织更加重视青年职业技能、就业观念、敬业精神的培养工作。”徐晓说,事实证明职业技能竞赛是一种有效形式。“从大赛自身角度讲:一是要实现竞赛工种的多样化,既要办好国家一类工种竞赛,也要探索社会化办赛的有效形式,让更多的职业青年能够参与进来。同时要把竞赛工种设计与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契合起来,增强竞赛工种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要大力向新兴产业、新兴领域进行拓展,特别是把技能竞赛活动与非公团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技能大赛这个抓手,服务企业青年的职业发展,促进非公企业团组织自身活力的提升;三是要推动竞赛组织流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努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技能大赛大力培养和选树优秀青年技能人才,探索建立培养选拔、晋升晋级的激励制度,引导广大职业青年增强学习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