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是我最大的幸福。”何桂琴说,一走上讲台,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所有的苦恼和困惑就会消散。
宁夏固原地区是个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地方,当地人一有机会就去外面的世界打拼。何桂琴大学毕业后却选择和这里的孩子们在一起,一干就是20多年。
在何桂琴简陋的家中,一张旧黑白照片在醒目的地方摆放着,照片中孩子们簇拥在年轻的何桂琴身旁,何桂琴站在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是她在三营镇第二中学带的第一届学生,后来何桂琴转到固原市回民中学任教。
“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就注定了这一生离不开它。”在这个贫瘠偏远的地方,何桂琴一头扎进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1994年,宁夏固原地区举行了“第四届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当时,初上讲台的何桂琴上课并没多少经验,同事们没想到她敢报名参赛。
“一定要证明自己。”知道大伙儿都不看好她,靠着一股山里人的倔劲儿,何桂琴暗下决心,第一个报了名。
为了取得好成绩,何桂琴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向骨干教师请教,从学生身上找灵感,利用第二课堂反复演练。经过紧张的比赛,年轻的何桂琴获奖了。
从那以后,何桂琴的干劲儿更大了。每天万家灯火的时候,何桂琴还在伏案批改学生的作业,顾不上活动脖颈,时间长了,患了严重的颈椎病;秋冬之际,屋里没有暖气,她不顾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总在改完教案后才钻进被子暖暖腿。
很快,何桂琴就成了学校数学课程的骨干教师。学校将毕业班的数学课都交给何桂琴来上,学生争着要上何老师的课。何桂琴不论手头在忙什么,都会停下来耐心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何桂琴不但课上得好,还积极思考,做好教学经验的总结工作。这些年来,她经常承担校内外公开课,接受全校老师的观摩、评鉴;20多年里,她在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十多篇;她主持主编的校本数学教材《新课堂》在当地赢得了广泛赞誉。
何桂琴爱学生,和学生处得好,从教不久就担任了学校团委书记,做了大量工作,创办了少年团校,还自编了《少年团校培训教材》。
学校里山区的孩子居多,学生因贫失学的情况时有发生。何桂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积极奔走,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联系到30多个单位和许多热心人与全校542名贫困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