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能当志愿者,我什么都干。”25岁的唐菲,在写给团海南省委宣传部长周维的信中多次重复这句话,她生怕因自己的意愿表达不够强烈而无法获得认可和帮助。
2009年7月,她报名参加了海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西部计划,被安排到海南中部山区白沙县最偏远的荣邦中心学校支教,担任小学和初中英语老师,加上学校补助每月仅有1000元收入。
今年6月,3年支教服务期将满的唐菲“就像丢了魂似的坐立不安”,为了能够继续从事喜爱的支教工作,她便开始天天“缠着”团海南省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停地通过电话和志愿者QQ交流群表达自己的意愿。
多次争取未果后,唐菲决定最后一搏,给团省委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周维写信。师范专业毕业的她说:“只要能继续志愿服务工作,不当老师也行。”
唐菲这一决定虽然没有遭到父母的直接反对,但也没获得支持。朋友们则直接说她“愣到家了”,根本不知道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对于朋友的说法,唐菲没放在心上,只是担心自己不能继续从事志愿服务了。如果实在不行,她就打算回老家海南省澄迈县种地瓜、办英语培训班,闲暇时继续做志愿者。
“按照有关规定,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西部最长只能是3年,所以继续支教肯定不行。”经过讨论,团海南省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作了一个折中决定,同意唐菲参加团省委组织的基层专项志愿服务,继续留在当地挂职乡镇专职团委副书记。
“能够坚守山区的年轻人本就不多,志愿服务期满仍然这么执著地要求留下的年轻人更少。”周维直言,同意唐菲去做基层专项志愿服务正是被她的执著所打动。
唐菲选择当志愿者,是因早些年看过的一部电影《天那边》。
电影讲述了两个大学生志愿者在山区支教的故事,志愿者的付出给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通过电影,唐菲第一次了解了志愿者的支教生活和山区学校的状况。她觉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深山学校教书,对志愿者而言,也许收获的比付出的更多。
2009年,唐菲来到白沙荣邦中心学校。进入校园的第一感觉让她有些失落,整洁美丽、满眼绿色的校园比自己想象中的山村学校条件好多了。
学校虽然整体上看着不错,但细微之处却难掩窘迫。唐菲支教第一周就因宿舍窗户没有玻璃,靠窗的床铺在台风天被全部淋湿……
跟这些生活上的困难相比,支教第一年的那次失误,更让唐菲一直无法释怀。
上课后第一次测试结束时,唐菲要求学生把试卷带回家让父母签字确认。第二天,当她看到又黑又瘦的吴玉玉拿着自己代签的试卷交上来后,便不问缘由地批评了小姑娘。
当吴玉玉哭着向她解释因父母离异自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爷爷奶奶不会写字时,唐菲哭着向吴玉玉道歉。她深知自己这次失误对小姑娘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为了弥补自己的失误,让学生真正接受自己,从那时开始,唐菲每带一个新班时,都要熟悉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最恰当地跟他们沟通”。
看上去大大咧咧、有些愣头愣脑的唐菲,却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她能清楚地记得毕业实习时,所教班级的每个学生想要报考的高中,并在自己的QQ日志里为他们加油。
“农村孩子的纪律性差,单靠惩罚起不到根本作用,关键是要用心跟他们交朋友。”因此,在课下,她尽可能与同学打成一片。
2011年新学期开始前,唐菲主动向学校申请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她从初一就开始带这个班级,唐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这群孩子取得成功。
荣邦中心学校教导主任林永福告诉记者,校委会从唐菲平时对待工作和对学生的负责态度考虑,决定让她试一试。“虽然你经验少点,但只要肯钻研就没问题。”林永福还提示唐菲,有什么问题要多向老教师请教。
唐菲成为初三班主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召开家长会,她逐一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希望他们一定参加。最后,全班30多名学生,来了20多位学生的家长。而同样规模的其他班级家长会,参会家长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家长会最后,大家哭成一片。”唐菲觉得,这是荣邦中心学校有史以来最正式、最成功的一次家长会。
随着初三毕业考试的结束,这些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学习,唐菲则开始了她的惆怅和持续一个多月的“纠缠与执拗”。
接到可以在当地继续志愿服务的通知后,这个一直闲不住的热心姑娘说:“可以的话,我将以志愿者的身份跑遍海南,走出海南。”
团海南省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李瑗介绍,海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西部计划自2003年以来已实施10年,累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2293名,目前在岗志愿者达到517人,覆盖全省18个市县130个乡镇的345个服务单位。
本报海口9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