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119调度指挥中心,时间是最为宝贵的一样东西。
调度员的神情高度紧张。他们右手握着鼠标,眼睛始终盯着屏幕,左手边是对讲机和火警登记表,仿佛只要人一坐下来,办公桌上那些电脑和电话,就构成了整个世界。
指挥中心主任杜德坤说,战士们一年365天的8760个小时,除去轮班,都要坐在这里,身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姿势。
指挥中心是整个消防部队的中枢神经。人们拨打的每一个火警电话,都在这里被接听和记录。调度员根据报警信息,判断火势大小和位置,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出需派出多少数量和种类的救援车辆,然后向消防队发出调度命令。
而消防中队的警铃响起后,战士们即使在洗澡“打肥皂”,也要保证一分钟内乘坐消防车出发。
每一天的每个瞬间,天津市哪个位置发生火情,派出多少人力和车辆救援,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都一清二楚。
在这里,无论午间还是子夜,电话随时可能响铃。入伍有11年之久的指挥中心参谋卢伟说,自己时常会在深夜中惊醒,总觉得耳边有电话铃声。有时,他会突然从睡梦中坐起身,习惯性地说:“您好,这里是119指挥中心……”
就在今年,天津一座大厦15层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调度员果断派出了5个消防支队和登高车、排烟车、抢险救援车等17部消防车赶赴现场,救出被困群众两人,紧急疏散30余人,才未造成人员伤亡。
“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正是这个岗位的需要,才成就了我。”卢伟说。
调度员不只是接接电话、分配任务这么简单,就算没有来电,他们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们对天津的熟悉程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成为调度员之前,战士们都要经过3个月的培训,其中包括熟悉地形。
天津的路况十分复杂,胡同里巷纵横交错,且多同名同音,这对他们熟练完成调度任务提出了挑战。要想准确地判断出报警位置,只能靠平时艰苦训练。
训练时,他们披星戴月,凌晨4点就要起床,炎炎夏日里脸被晒得通红,胳膊也晒伤了皮。有时带上几个面包,背上一壶水,就能走一天,归队后腰酸腿疼得连凳子都不能坐。一年下来,平均每名战士骑自行车达到了5000多公里。
调度员小李说,现在他们还会经常出去转,特别是郊区。
小李正在寻找一个也许不存在的地址,一有时间他就骑车去找。那是前不久的一个骚扰电话。报警者描述的地理环境有模有样。但是通过交谈,他确定是虚假报警。不过,为了确定那个地址的真伪,小李还是亲自去找了。
为什么要执着地寻找那个地点?“因为我怕他所在的地理位置是真实的,而如果有一天那个地方真的发生了火灾,我怕无法更好地处理。”
征求指挥中心负责人同意后,笔者试着拨打了一个119电话。整个过程中,从询问事发地点到处理问题,忍受笔者的纠缠和刁难,接线的调度员小李的态度始终保持礼貌。
打完电话后,笔者和小李见面表达了歉意,然后问他:“这样的电话,到底有过多少次了?”
他记不清了。每接一个骚扰电话,他就在日记本上画一道蓝色的竖线,本子上密密麻麻的。
杜德坤说,有的战士被刁难者气哭过,但是身为调度员,又必须顾全大局。“我们更愿意把这种‘骚扰电话’当成是一种民意关怀,尽量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但绝对不提倡。”
很多人不清楚,虚假报警是违法行为。去年,一个中年男人在打了无数次骚扰电话后,被依法拘捕。
“我们都希望群众多理解,如果能把骚扰变成一种对社会有帮助的正能量,那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杜德坤说。
在119指挥中心,春节通常是一年里最忙的一天。
大年三十这天,战士们几乎不断重复接电话、放电话、点鼠标、做记录的动作。从傍晚18时到凌晨1时,大小火情加起来可达上千起。当消防队里的年轻人跟时间赛跑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居民正在享受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人们点燃鞭炮和焰火,祈求到来的是另一个“红火”又祥和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