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0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读书随笔

那个黑塞笔下的孩子

郭永超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08日   02 版)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然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但依旧持续着和往年相似的各种悲喜故事。有打着吊瓶参加考试的,有伴着噩耗进入考场的,有发挥失常想要轻生的,有再次落榜已寻短见的。另外一边,各地高考状元又在禁令声中被纷纷宣传,各类重点中学又在明里暗里千方百计抢夺生源……

    这样的消息,去年有,今年有,恐怕明年还会有。看这样的报道,人们像是听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叹息一番,纷纷评论着,转身去了。

    想起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小说《在轮下》,感觉到,百年前他笔下的汉斯,还隐隐在今日的中学闪现。

    小说的主人公汉斯,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他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神学校后,追求功名、努力学习成为汉斯的目标和唯一追求,对妨碍学习的事一概弃而不顾。“搞园艺养兔子以及钓鱼的习惯也都戒除了”,“潜伏在考试的恐惧和凯旋之中的功名心重又冒头,搅得他不能平静”。 

    旧的教育制度,传统的人生轨迹,使从小温顺、乖巧的汉斯,在校长、牧师和父亲的世俗观念下,孤独寂寞地埋头读书,没有朋友,没有快乐。所有这些热心尽职的青年引路人,都认为必须用强力迫使他走在正路上。也许除了那位有同情心的辅导教师外,没人能看出,这个少年瘦削的脸上那茫然的微笑后面,有一个正在沉沦的灵魂在受苦,在行将淹没时充满恐惧和绝望地向四处张望。没人想到:学校以及父亲和一些教师的野蛮的虚荣心,已经把这个脆弱的生命摧残到这种地步。为什么要他在那最敏感、最容易受损伤的少年时期每天都学习到深夜?为什么夺走他的兔子?为什么禁止他钓鱼散步?为什么拼命向他灌输那种可怜的、耗费精力、追求虚名、空虚无聊的理想?

    一个少年成长时期的人性被卑俗的社会观念和陈旧的教育制度所扼杀。尤其是进入神学校之后,汉斯循规蹈矩地按照社会早已约定俗成的道路奋斗,追求第一名成为唯一的理想,成为世人眼中的模范生。显然,模范生只是符合了校长、父亲、老师心目中的标准,却失去了自我。

    然而,当汉斯与海尔纳——一位与自己性格迥异的同学成为朋友后,受到海尔纳思想和言论的影响,对自己追名逐利的理想产生怀疑,逐渐产生了摆脱经院教育束缚的要求。

    海尔纳蔑视神学校的清规戒律,蔑视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蔑视周围同学的市井心态,蔑视当时社会中的功名诱惑,在沉沦的世界中坚持自己的信念。他点燃了汉斯内心深处的生活热情,让汉斯在传统与叛道之间彷徨。汉斯难以适应社会的种种规则,他逐渐滑落脱离家庭和社会的集体,成为一个游离社会群体之外的边缘人。原本是“模范生”的汉斯,成为老师训斥和同学耻笑的对象,得了神经衰弱症,终于退学回家。

    汉斯身上体现了作者黑塞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他人的欲望奴役着这个身体孱弱的少年,他实际上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无法找到真实自我。这个悲剧性的故事,再现了上世纪初德国保守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摧残。

    “在轮下”,一个人的灵魂碾死于车轮下。这轮子,沿着强大的惯性隆隆驶来,又滚滚而去。

分享到:
找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
发现“恩来精神”的“DNA”
那个黑塞笔下的孩子
“宅”现象分析
莫要围着尾巴转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