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刚来新加坡时怎么也想不到,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有着95万辆机动车,怎么还能保持道路畅通。如今在厦门国际银行工作的刘威,于2010年到2011年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攻读了应用金融硕士学位。当中国青年报记者提到新加坡的交通状况时,他依然对很多细节感触颇深。
中国青年报:新加坡的交通状况如何?
刘威:我在新加坡时,很少遇到堵车。新加坡人口518万,道路总长3400多公里,即便是高峰期,城市干道上的行车均速每小时仍可达到28.5公里。虽然新加坡人均GDP达到50123美元,比香港和伦敦都多,但对汽车数量却严格限制,每百人中只有10人左右有车,是厦门的一半。
新加坡的交通系统非常完备,很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交通灯和人行道等相关设施遍布城市各处,电子监管系统很发达,路上很少能看到交通警察。市民和车辆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很少有拥堵的情况。
中国青年报:新加坡在车辆管理上有什么措施?
刘威:新加坡并不鼓励人们拥有私家车。当局除了规定公车不能私用外,还要求人们第一次买车时都要先购买“拥车证”。该证根据车辆年增长率和过去半年报废车辆数量,并考虑之前额外发出的拥车证,来计算未来半年的配额。由于每月“拥车证”的发放数量非常有限,2011年,一张排量在1.6升以上车辆的拥车证,年均价已近40万元人民币。拥车证的使用时限一般是10年,到期了还要申请续期。如果再加上关税、注册费、额外注册费以及保险等一系列费用,上路前要缴的费用比车子本身还贵好几倍。前段时间管理部门把车辆增长目标,从每年1.5%调整到1.0%,拥车证价格更随之高涨。如此下来,人们想要买车的念头就尽可能被抑制住了。
另外,我听一个本地朋友讲,他们的驾车考试也非常严格。通常情况下,都要考几次才能过,要想通过所有考试并获得驾驶证,往往要花上一年时间。
中国青年报:在治理拥堵方面,新加坡有什么特殊做法?
刘威:与前面提到的车辆配额办法相配合的,就是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PR)。平时坐车在市内穿梭,你经常能看到一些路口有醒目的EPR标志,这是一种调控和管理车流量的电子收费站。我刚来时不太注意,但开始打车时才意识到它的“可恨”之处。新加坡市区内打的平时大概也就30~50元,可有时过EPR,会突然增加5到10元,就相当于多出20%的车费,是不小的支出。
收费也依据时段不同有所区别,早上八九点钟进入商业区可能要收15元人民币,中午12点只要2.5元,晚上8点以后则不收费。目前新加坡共有70个这样的设施,28个位于车流量最大的中心商业区的通道上。这种设施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依据路况来调节收费,从而控制车辆通行,保持道路畅通。
中国青年报:新加坡在交通管理上遵循的理念是什么?
刘威:首先,当地人说新加坡是“two fine country”,因为它既是“美好的”(fine)国家,也是“罚款”(fine)的国家,这在交通管理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城市街头的电子摄像头对行人和车辆很有威慑力。行人不走人行天桥而乱穿马路,要被处以近94元人民币的罚款。在地铁上也要行为端正,有一次看到几个印度人在车厢里推打,每个人都被罚了1.5万元。
其次,新加坡的陆地交通局在发展公共交通上可谓不遗余力。新加坡轨道交通合计约175公里,有130多个站,公交车站达4615个,间隔时间最多15分钟。这些都保证了人们只要走出家门,不出400米,就能抵达一个站点。交管部门注重各种交通工具间的无缝对接,把换乘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公共交通真正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而不是无奈之选。
另外,新加坡对停车的管理也既严格又周到。一旦违规停车,就要面临500到1000元不等的罚款。政府强制要求在商业项目中建停车场,设置足够多的停车位,使车辆走下高速或者主干道后,能很快进入单行道,再快速驶入停车场,整个过程的顺畅保证了路面的畅通。
本报记者 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