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陆涛的一腔热血开始显得幼稚,当钱小样的率性看起来多少有些缺心眼儿,又一代观众在荧屏前惊醒:原以为可以尽情挥霍的青春正在渐行渐远。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导演赵宝刚的“青春三部曲”的终结篇《北京青年》,9月在全国各地卫视热播。《北京青年》讲的是几个北京年轻人在青春路上的困惑以及为了改变现状而从头再来的故事。人们发现,观众渐老,演员渐老,只有曾经为我们描绘过一个又一个梦幻青春的导演赵宝刚,依然“年轻”着。
中国青年报:到底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地生活,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去体验“弯路”?剧中的北京青年通过“重走青春路”给出了他们的答案。现实生活中,有着同样烦恼的年轻人是不是应该以他们为榜样?
赵宝刚:现在的人们做事富有激情但比较迷茫,很容易就随波逐流。冒出一个想法被周围的人一打击就算了。还有的好面子,其实面子最不重要。所以我问每一个青年人你幸福吗?如果你不幸福,你为什么不能改变?“重走青春路”只是剧中提出的一种理念,并不是说非要上路,非要辞职,我只是想表达:人在青春期,思想不要禁锢,不要陷在社会的惯性里,思路要开阔一些,用各种方法重新过,一切都还来得及。
中国青年报:剧中何家四位堂兄弟,一个公务员,一个医生,一个海归,一个富二代,都是有钱有闲有脑有文凭的“高富帅”,他们的奋斗会不会显得有些矫情?
赵宝刚:奋斗,过去指的是艰苦奋斗,但我告诉你还可以快乐奋斗,不要带有目的性。中国的教育理念就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但承受苦难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无益的,我们要想办法不承受苦难。纵观人的一生:童年咿呀学语,中年肩挑重担,老年遭遇孤独,最后饱受疾病煎熬。青年阶段,你说该怎么过?是苟活,还是保持愤怒?你年轻,完全来得及改变。不在改变中前行,就在等待中灭亡。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你是最懂80后的导演,也有人说你的作品过于浪漫了,你自己怎么看?
赵宝刚:我在年轻的时候,已经过早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不应该跟随生活的惯性被推着往前,而且,那时候我也没有理想,然后我就想到去改变原本波澜不惊的生活,外出去闯荡,在这个过程中我才慢慢坚定了要做导演这件事。
中国青年报:放下一切去周游世界,显然是有钱又有闲才行,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不得不直面柴米油盐等问题,有媒体质疑,这毕竟是社会群体中极小一部分人的生活,剧中呈现的理想型生活会不会显得不接地气呢?
赵宝刚:什么叫接地气呢,我不觉得里面的人物不真实,他们的想法特别普遍,我能给你举出很多例子。现在的文艺作品都沉迷在所谓的表现生活的真实状态,表现生活当中的苦难,有什么意义?那些中规中矩展现生活的题材都太沉重,伤疤揭得血淋淋的,太难受了,而我的剧,好处就是看完后你很快乐,给你带来希望。大家总认为家长里短才是真实,而我理解的真实生活,是当代最新、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生活,当社会不能给你很多东西的时候,你只有改变自己。
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是对当下教育的反思吗?你希望《北京青年》能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些什么样的具体引导作用?
赵宝刚:严格来讲应该是对青春的反思,现在的孩子18岁之前都是在父母的教育和逼迫下成长起来的,然后工作、结婚,一直背负着各种责任,随着这个社会的惯性延续到退休。但实际上,真正属于我们的清醒着的青春时间不过一两年。人们在青春期过早地为自己的一种欲望而奔波,成为欲望的奴隶,我认为不应该这样做。假设能够用青春这一段时光,不太在意眼前的利益和欲望,稍微走一走、看一看,会发现心态是不一样的、工作能力是不一样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其实《北京青年》里面灌输的整体思想就是我从年轻时候到现在的一种思想意识或者叫生存方式。我个人觉得,光有文化而没有能力在这个社会上是不容易生存的。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近年来一直热衷拍青春题材,对于当下的电视剧创作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或反思?
赵宝刚:我拍青年题材,就是因为我对自己年轻时候所走过的路有所感悟,就特别想把我的这种想法通过作品传达给现在的年轻人。我觉得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可能这是一个自身的责任所在。历史题材,你再怎么折腾,它是祖宗的文化,你是在祖宗的文化里来回倒腾,也许它没意义。你看古装剧都是勾心斗角,除了前宫那点政治斗争就是后宫那些事儿。它应该只是作为普及一个历史知识来拍一部电视剧。我们不能全盘地去否定一个作品,作品有三个功能,第一是盈利,第二它要有收视群体,除此之外它还要有文化影响。作为导演,你永远要想到,你拍完这个片子想传递给人们的文化影响是什么。
本报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