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中国石油:探索“大扶贫”之路

本报记者 崔丽 骆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11日   01 版)

    哪里有民生之需,中石油的脚步就迈向哪里。 资料照片

    铺开一张中国地图,以新疆为原点,一条条红线通向四面八方:西藏、青海、贵州、河南、江西、福建、重庆……

    这是一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的扶贫与对口支援(以下简称扶贫)地图,呈现着中石油18年间走过的扶贫之路:从最初的仅有新疆5个县,发展到目前的8省区14个县,实施扶贫项目726项(次),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7亿元。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18年来,中石油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价值理念,始终坚持把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从定点扶贫到与对口支援并举,从简单的项目援助“输血”式扶贫到民生、产业、智力扶贫相结合的“造血”扶贫,从各单位分散扶贫帮困到总部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中石油扶贫之路渐行渐宽广,成为中国“大扶贫”理念和模式的不懈探索者及生动践行者。

    中石油集团董事长蒋洁敏称,中石油坚持扶贫开发与合作相结合,全面履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展示了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企业形象。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评价道,中石油自1994年参加定点扶贫工作以来,是承担定点扶贫任务数量最多、投入力度最大、扶贫效果最显著的中央企业之一。

    “民生”两字重千钧

    在新疆洛浦县农民阿米娜汗家,用来做饭取暖的,不再是烟雾弥漫的棉花秆,取而代之的是清洁、实惠的天然气。

    如今,环塔里木盆地的南疆五地州30个县市的数百万各族群众用上了天然气,每户每年节约燃料费支出1200多元,当地百姓认为这是中石油送给他们的“福气”。自1999年起,中石油实施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让百姓赶着毛驴车到几十里外砍伐胡杨、红柳生火做饭的历史一去不复还。

    18年来,在中石油的扶贫字典中,“民生”两字千钧之重。 

    在中石油集团总经理周吉平看来,中石油的扶贫工作始终围绕着“改善民生、减贫致富”的目标,以民生为先,向最贫困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发力。

    18年来,哪里有民生之苦、哪里有民生之疾,中石油扶贫的脚步就迈向哪里。住房、教育、医疗、道路、饮水、用气,每一个民生项目,中石油都倾尽财力、物力、人力,让当地旧貌换新颜。

    青海冷湖区,寸草不生,戈壁漫漫,“全国降水量最少、光能辐射最大”,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注定了这里脆弱的民生工程基础。

    中石油负责对口支援冷湖区后,他们考察发现当地百姓企盼的是安全饮水。冷湖镇仅有一座水源地,由于供水管线年久失修,没有消毒设施,饮水质量很差。

    “饮水难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健康。”中石油下属负责工程实施的青海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党玉琪说,“急百姓之所急,把解决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作为对口支援的首个民生项目。”为此,油田投资2100多万元,实施全面的供水系统改造。按照目前的进度,该工程今年10月将竣工,困扰冷湖区多年的饮水难,也将终结。

    “才引生命水,又接清洁气”,青海油田分公司已开始着手打造冷湖天然气工程。在铺设供气管线时,专门预留了生活用气接口。今年,投资300万元修建的7公里供气主管线,一期工程可解决500户居民用气问题,使偏远矿区居民也可天然气入户。

    18年扶贫耕耘,受援地居民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贵州革命老区习水县、江西革命老区横峰县,一条条平整、顺畅的“幸福路”,让天堑变通途;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西藏双湖特别区,学校、医院、电站、敬老院应有尽有,牧民不再为用电、就医和上学难愁眉不展;在重庆开县,天然气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在福建长汀县,“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项目蔚然成林……

    中石油办公厅主任李华民称,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中石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切实解决当地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现实的困难。”李华民一口气说了三个“确保”:确保工程质量、确保使用效果、确保长期受益。

    变“输血”为“造血”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村民聂春海和儿子都成为当地恒润石化厂的工人,父子俩再也不愿外出打工。 

    自2007年4月起,中石油承担台前县定点扶贫任务。告别捐款捐物输血式扶贫,中石油探索了一条“帮扶龙头企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传递扶贫责任”的产业扶贫模式。

    这一产业扶贫的成功实践,使昔日河南的最贫困县台前,真正走到了产业前台。恒润石化公司董事长尚拥军说:“扶贫的最高境界是不用扶贫,因为它自己有了造血功能。”

    这也切合了中石油一以贯之的“大扶贫”理念。“扶贫事业要‘从小做大’。”周吉平认为,企业帮扶施援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当地自我发展、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台前县和范县历史上十年九涝,当地居民常年处于“受灾—返贫—救灾—受灾”的恶性循环中,两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村民无以为生,纷纷外出打工。

    2010年,中石油下属的河南销售公司接手实施定点帮扶工作,大量调研显示,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实施,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居民上学、就医、出行等难题,但仅靠资金和物资捐助等常规手段,仍难以迅速改变地方经济发展困境。河南销售公司开始寻找新的“扶贫支点”。

    2010年年底,中石油无偿将自主研制的“碳四技术”转让给恒润石化。从“输血”到“造血”,产业扶贫效能开始显现。2011年,恒润石化上缴各种税费较2007年增长536%。台前县张塘坊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2万元,全村实现了从贫困线到小康的跨越。

    与此同时,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凝聚、传递。恒润石化表示,从2013年起,恒润石化将接过中石油扶贫台前县的接力棒,承诺每年对台前县民生投入不低于300万元,直至2020年。

    一场扶贫接力继续上演。中石油的扶贫理念有了新的传承者。变“输血”为“造血”,让中石油的扶贫规划,目光更深邃。

    中石油已在谋划西藏双湖区未来的发展蓝图。中石油副总裁李华林提出的“造血”思路是: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待双湖水电路等基础条件具备后,帮助双湖区发展牧业和旅游等产业,让双湖丰厚的水草、壮美的冰川,成为致富的活水之源。 

    “大扶贫”理念跃然而出

    伴随着中石油扶贫理念、范围的不断推广,一个将“扶贫”与“开发”相结合,着力打造“民生、产业、智力”三大扶贫品牌,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大扶贫”理念呼之已出。这其中传递出一个核心价值观:扶贫更要扶智、扶技。

    目前,中国扶贫工作已由解决温饱进入巩固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此时,一个全新的难题摆在眼前:按照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新标准,对应扶贫对象规模高达1.28亿人。这一人群大都分布在偏远地区。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现象,为扶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以中石油为例,目前中石油扶贫开发范围内贫困人口数已超过500万。并大多生活在老、少、边、穷区域。自然条件差、人员分散对企业扶贫提出了很高要求。”周吉平说。

    中石油扶贫办主任陈根文说,贫困家庭成员大都缺少生活技能。比起资金援助,“大扶贫”理念需要企业站得更为高远,从提高贫困者素质的“末梢”入手,通过技能培养、人才支援、创新产业扶贫等模式,将扶贫工作提升至全新高度。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扶贫更要扶智、扶技成为中石油扶贫工作共识。目前,这样的扶贫理念已在一些地区卓有成效。

    中石油新疆培训中心堪称农牧民的一所大学校。在这里,有多种技能培训,从砌筑、电焊,到烹调、汽车驾驶维修。以前习惯于放牧的农民,经过培训后掌握一技之长、顺利结业的,可取得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尽快脱贫解困。近年来,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和新疆培训中心培训各类人员达上万人。

    在每一个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地区,中石油把扶贫与扶智、扶技有机结合,不断加大教育、科技和智力扶贫力度,并且把先进的发展观念、管理理念和方法带到贫困地区。十几年来,中石油援建和改扩建一批学校,改善基础教育条件,帮助上万名适龄儿童走进明亮课堂;送新知识、科技成果、技术指导下乡,为贫困地区百姓打开了一扇通向新生活、新希望的窗口。

    扶贫之路,征程未已。中石油坚毅前行,不辱使命。

本报记者 崔丽 骆沙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10月11日 01 版

决定扩大中职教育免学费范围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
中国石油:探索“大扶贫”之路
429名学子为西部带去新气象
免费之路为何步履维艰
小小豆浆店 撑起一片天
“廉政船”古运河首航
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