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分享会举行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18日   02 版)

    本报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来扬)“通过这次训练营,我认识到采访典型人物最重要的是用细节和故事去还原,而不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拔高。”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陈安迪的这番话,说出了参加“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中原油田站)的营员们的心声。

    8月下旬和9月中旬,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了两期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活动,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32名大学生记者分两批深入中原油田生产一线,分别进行了为期5天的新闻业务训练。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训练营分享会上,两期训练营的营员代表林宇孛和陈安迪先后回顾了他们在中原油田一线的采访经历。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林宇孛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概括自己的感受。他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围绕“感知”和“感恩”两方面,还原了大学生记者采访的石油开采、输送和仓储过程,并通过三代基层石油工人的故事,分享了“每一滴石油都是承诺”的体会。

    训练营期间,林宇孛还参加了微电影《地下声音的倾听者》的摄制。为拍摄这部微电影,林宇孛和摄制组来到了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条件较艰苦的一口自喷井周围,与值守油井的青年工人张亚伟一起劳动。“在采油一线,石油不再是加油站里那一股股棕色的冰凉的液体,你能倾听到来自地下好几千米的声音,感受到国家能源生产的脉搏。”林宇孛说。

    在两期训练营活动中,大学生记者还回访了“最懂残疾人的油田妈妈”邵均克。5年前,邵均克爱心助残的事迹曾被包括《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作为典型人物邵均克的事迹,有没有被夸大和矫饰?带着这样的疑问,营员们和邵均克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深入邵均克工作的中原油田采油一厂华苑公司的部分残疾人福利企业,与企业员工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分享过程中,陈安迪介绍了她撰写报道《邵均克:爱是最美的能源》的过程,回顾了她如何把出发前“宏大”的报道计划逐步接地气,实现“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的经过——从见面后初步感受邵均克身上的正能量,到通过各种细节还原她和她的团队一起,为中原油田各采油厂残疾人谋取生存和发展机会的故事。在分享过程中,陈安迪还专门邀请了未能亲临分享会现场的营员,与邵均克和其他参会者进行电话和视频连线互动,并邀请参会者体验了残疾人福利企业员工自创的生产劳保手套的一道工序。

    邵均克也受邀来到分享会现场,她在现场并通过微博与参会者和网友分享了她从事助残工作的心得,以及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学会感恩,你会干好眼前每件事,善待身边每个人;学会感恩,你会不断清理内心的污垢,做一个内心纯净的人。”邵均克在自己创作的诗歌《感恩于幸福》中写道。

    “之前对‘典型人物’报道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对邵妈妈的故事不是很相信。”参加过训练营的扬州大学学生喻贤璐说,“但在与邵妈妈接触后,我更感到亲切。她对残疾人的关爱与责任和她对企业、社会的感恩感染了我,她真是最懂残疾人的‘油田妈妈’。”

    “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中原油田站)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协办。

分享到:
吕清森:33年行走在绵延山林
辽宁:引进或培养1名院士 奖励单位1亿元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举行
曲阜探路: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
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胡锦涛温家宝等出席
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遗体告别仪式
“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分享会举行
社区管理靠大家 参加就奖爱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