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

王文华:30年坚守基层文化战线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23日   06 版)

    新华社成都10月22日电(记者杨华 刘海)从一个农村电影放映员到一个镇文化站站长,在扎根基层文化战线的30年时间里,他通过放电影为贫乏的农村夜生活带去了欢声笑语,他在乡村文化站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带动社区、农村建立了十多支文化队,把群众文化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被百姓亲切地称为“王文化”——他就是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文化站站长、十八大代表王文华。

    1982年,在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中国的时候,高中毕业的王文华成了富顺县原共和乡的一名电影放映员,爬坡上坎、走村串户,为大家张罗着一场场电影。在那个年代,一声“王电影来了” ,能够把沉寂的乡村沸腾得像过年一样热闹。

    “我喜欢‘王电影’这个名字。”王文华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那个风雨无阻、肩挑背扛的岁月的怀念,“因为老百姓感到快乐,他们才会那样叫你。”在富世镇文化站里,王文华曾经的“战友”——一部16毫米的胶片放映机,至今仍保存在仓库的一个箱子里。王文华小心翼翼地拿出已有些锈迹的放映机,放盘、挂片、走带,一气呵成。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当年给乡亲们放电影的场景中。

    1985年,王文华被正式招聘为共和乡文化专职干事,也就在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贫瘠的农村文化生活,王文华觉得农村文化建设不是放几场电影那么简单,要繁荣基层文化,就得让百姓真正参与进来,不但会看,还要会“演”。

    随着撤乡建镇,王文华开始着手建立社区文化队伍。没有设备,他就四处“化缘”,寻求支持;没有老师,他就四处打听,寻找能歌善舞的热心人;没有场地,社区的一个空坝子就是舞台。文化站有了这么一位能张罗的人,一支支舞蹈队、歌唱队、腰鼓队建了起来,茶余饭后,广场上、社区里,处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社区的文化活动搞起来了,王文华又惦记上了村里的父老乡亲。他用结对帮扶的办法将全镇14个社区按力量强弱和14个村配对,把社区的文化骨干带到农村去,根据农村的特点,帮助建立农村的舞蹈队、腰鼓队,还时不时请来专业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参加汇演、比赛等方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现在,富世镇已经培育形成了腰鼓队、秧歌队、拳剑队、柔力球队、演唱队、舞蹈队等十余支体育文化队伍,队员2400多人。14个村已有5个村建了自己的文化队。

    马上就是重阳节了,每天傍晚,一群五、六十岁的大妈都在活动广场上排练舞蹈。记者看到,队员们在认真地排练着,而王文华则在一旁仔细地观看,时不时还会和队长做些交流。

    “老百姓现在不叫我‘王电影’了,叫我‘王文化’了”。镇上的文化站是王文华从镇政府争取来的,在政府的车库二楼改建而成,不多的几间房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有阅览室、排练室、办公间、储藏室等。眼看着文化队伍越来越多,即将年满50岁的王文华又去游说镇上领导,把一楼的车库又要了过来。指着一大堆红砖,王文华信心满满:“改建过后,增加6个房间,排练节目更宽敞,电子阅览室也可以建起来了。”

    30年的基层文化战线经验,王文华把它总结成了“三三五”工作法,就是“三争”、“三定”和“五抓”:争取领导重视、争取政策支持、争取社会参与;定目标规划、定岗位责任、定管理制度;抓场地设施建设、抓乡土作品创作、抓业余骨干培养、抓节庆文化活动、抓城乡互动融合。

    王文华说:“今后,农村还是我们文化建设的重地,当然能把城镇社区的队伍练出个专业样,再创点收,以文养文,补贴服装、道具和活动的经费,那就更有前途了。”

分享到:
王文华:30年坚守基层文化战线
118岁!“长江大侠”仙逝
林俊德先进事迹感动杭州
福建团组织力推特色孝心活动
团中央培训12355心理志愿者
福清边检站“绿色通道”确保受伤船员及时救助
宁夏:招工难困扰养老院
石家庄:6辆消防宣传车服役一线
楚雄:农村“邻里守望”群防群治
南平:50万枚消防知识明信片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