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大一新生董泽飞好奇地发现,该校标志性建筑建南大礼堂上多了块绿色的标牌,上面写着“厦门大学二维码导览”。他用智能手机对准牌子上的“条形码”刷了一下,随即在手机上就显示出这座建筑物的详细介绍。
厦门大学刚投入使用的二维码校园信息系统,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创。学校师生或游人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知相应的厦大校史、环境知识等相关信息。以“全国最美高校”著称的厦大校园里,目前校内已安置了40块二维码导览标志。
二维码校园导览的创意源自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广告系的台湾籍博士生陈振铭。他在台湾做过导游,来厦大就读后,萌生了把在台湾旅游景点广为使用的二维码导览带进大学校园的想法。“每年都会有大批新生入学,他们都要花很长时间来了解学校的人文自然环境,二维码导览可以让这些学生在趣味游览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厦大,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陈振铭说。
“在大学、博物馆、旅游景点等场所,光靠一块标牌很难把丰富的人文、自然知识说清楚,而贴一个二维码的图片就可容纳大量的信息。”陈振铭说,“以数据库为基础,手机与二维码为媒介,进行虚拟与现实的连结,就可以将厦大的内涵和精神传递出去。”
陈振铭自费租了办公室,配备了基础设施,并招募了学生志愿者。在导师陈经超的指导下,设计团队分成两个小组,有人文背景的学生收集厦大人文景观类资料,理工背景的学生收集植物类资料,汇整学校的人文历史资料与照片,并现场考察校园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撷取有趣而富有意义的内容制作成可读取的信息,再转化成二维码,最终选定在建南大礼堂、凤凰木等40个标志性校园景观上放置二维码标牌。
针对学生是否使用智能手机,是否了解二维码的问题,设计团队成员常成明解释说,“现在电信、移动等通信公司在高校推广‘存话费、送手机’之类的业务,送的都是智能手机,所以绝大部分师生都会有智能手机。而我们的团队也将安排人员现场指导二维码的使用。”
从筹备到实施,陈振铭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表示,这次尝试仅仅是一个起步,将来还要继续探索利用二维码为师生们服务,为厦门大学建立一个移动的“校园博物馆”,让厦大的学生“人人都是导览员”。
通讯员 张燕 本报记者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