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位于成都将军街的一家面馆生意突然火爆起来。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常常把30平方米不到的小店挤得满满的。高峰期时,甚至有人在门外排队等候。互联网上,年轻的“吃货”们还在通过微博、论坛互相邀约,不断地组团赶来。
事实上,在这座号称美食之都的城市,这家连名字都没有的小面馆实在不起眼。和许多小店一样,小面馆卖的仅仅是牛肉面、排骨面、炸酱面、水饺、馄饨这样的大众面食。
吸引“吃货”的,不是这里面的味道,而是一个家庭的不幸遭遇。
小面馆的主人是一对母子,48岁的熊丽君和她25岁的儿子廖春磊。廖春磊从职校毕业后,在家帮着母亲打理这家小面馆。母亲在后厨做面,儿子在前面招呼客人。
如果没有恶疾,这个家庭将过着和普通人一样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的事在两年内接踵而至。两年前,熊丽君的丈夫因癌症离世。今年初,廖春磊又被查出患有恶性骨肉瘤。这种又被称为骨癌的疾病,威胁着廖春磊的生命。
今年4月3日,廖春磊动了手术,下颚骨的一部分被取了下来,还做了一个疗程的放疗,花了3万元。医生说,只要两三年内不复发就没事。没想到刚过半年,病就复发了,廖春磊只得继续接受化疗,跟癌细胞抗争。
这些年,为了给廖春磊父子治病,廖家早已负债累累。熊丽君没有其他依靠,为了给儿子治病,她撑起了这家只有7张桌子的小面馆。每天早晨7点多来到面馆,她一直要忙到晚上8点半。
患病的廖春磊,趁着身体还能吃得消,几乎天天过来帮母亲张罗生意。手术后,他的下颚已经严重变形,要戴上一个巨大的口罩才能遮住下巴。因为肿瘤长在口腔,他只能吃流食。痛起来的时候,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一段时间以来,廖春磊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每周5次的放疗来阻挡癌细胞的扩散,“一个疗程没好,就再来一个疗程”。且不说身体吃不吃得消,就是每次治疗近900元的支出,已经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
这时,邻里伸出了援手。10月中旬,社区组织居民为廖春磊捐款,两天之内募集了近6000元。
随后,微博又让事情有了新的转机。10月22日凌晨,廖春磊的同学蒋瑜把廖春磊的不幸遭遇编成一段微博发到网上,并“@”了不少微博好友。她在微博上留下了熊丽君的电话,希望有爱心人士能帮帮熊丽君母子。
廖春磊的另一位同学则找到了新浪四川的朋友,帮着在网络上发布廖春磊的遭遇。
微博果真发挥了作用。10月31日上午9点,小面馆迎来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看上去30岁出头。吃完三两面后,年轻人递过一张100元钞票,说了句“不用找了”,转身就走。
从来没有人花100元钱吃一碗面的,熊丽君半天没反应过来。等她缓过神来准备找钱的时候,小伙子已经跑远了。
熊丽君不知道,此时,她家的遭遇已经在微博上传开了。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团吃”活动,号召网友“去吃一碗面,拯救一个家”。新浪四川、华西都市网、成都商报美食等本地媒体的微博也纷纷加入传播的行列,很多微博被转发了上千次。就连并不出名的蒋瑜,她那只有100多个粉丝的微博账号,那条微博也被转发了300多次。
在过去的几天里,人们通过到廖家吃面的方式,含蓄地支持着这个不幸的家庭。廖春磊的同学黄晓说,大家想帮忙,又不想让人觉得像施舍,就以吃面的形式支持廖春磊。
11月3日中午,在华西都市网的组织下,一大群网友去将军街吃面。11点半开吃,不到1点钟,面馆的牛肉、馄饨和水饺都被吃完了,只剩下面条。连给面馆送面条的师傅也说,近几天这里的面条消耗量突然间增加了许多。
伴随客流的增加,赶来帮厨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廖春磊的同学,也有面馆附近的邻居,小厨房常常因为帮手过多而拥挤不堪。
人们像坐流水席一般,一拨吃完又来一拨。有的顾客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面,匆匆付钱后迅速离开,就为了给后面排队的顾客腾出座位。
选择给钱不找零的顾客也越来越多。小面馆价位不高,2两面7元钱,3两8元钱,最贵的也仅仅是9块钱3两的水饺,而吃完后,有人留下了10元,有人留下了20元,50元,100元……最多的一位,在桌上放了1200元。
当时,廖春磊的同学方帝石在店里帮忙。看到有人在桌上放了那么多钱,他追了出去,想要留个对方的电话,客人愣是没回头,开车就走。
没能来吃的网友则选择别的方式来表达爱心。网友“吴贤娴Ophelia”提供了“雅思和托福预测+写作思路+口语话题+阅读听力技巧考前指导”,并申明:凡到小面馆吃面的同学并拍照证明,她都送一套。“请各位关注我微博的亲们,同学们,去吃碗面吧!谢谢你们!”她在微博上写道。
网友@石言呓语说:“这不一定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面,但一定是最用心的面。”
没有人统计过究竟有多少网友来吃过这里的面,但毫无疑问的是,网友的支持给了熊丽君坚持的勇气,她说,她会每天坚持卖面,继续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病,有一线的希望都不放弃。
人们还在想办法。11月4日,廖春磊的同学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足球场发起了一场8人制爱心足球赛。那天,这场有5支球队参加的比赛,为廖春磊筹集了10690元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