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前杠去幼儿园,电车驶过没有私家车的马路

接头暗号:1983!

本报记者 蒋肖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1月20日   09 版)

    “南京挹江门的这张照片,左边父亲骑车带孩子,怎么感觉像是我小时候呢!太像了!那时候爸爸每天骑车带我从盐仓桥去下关的幼儿园,我喜欢穿一件黑色的衣服,上面绣着两只大熊猫。”

    “北京那张是中山公园吧,里面的游乐场是我小时候的天堂啊,最喜欢碰碰车了,神奇的小钥匙一拧就开动了。”

    “鞍山的那个有轨电车就在我家右面,我常坐,现在我家的房子还在,电车已经不在了。”

    “1983年,还真在桂林呆过一段时间。第一次去象鼻山,第一次爬独秀峰,第一次见到外国人。”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封、哈尔滨、乌鲁木齐……30座中国城市,在一位美国摄影师的镜头里留下了1983年时的模样。最近,这批照片扎堆出现,在“天涯”、“西祠胡同”等论坛及微博上刮起一阵怀旧风,就在这几天,仍有不少微博名人加入该组照片的转发行列中。

    在最初“照片好美”、“时光如水”等文艺腔的感叹过后,全国各地的网友们进入了考据阶段,纷纷指认照片拍摄的是城市的具体哪个地点,而更多的人开始回忆,1983,我在哪里?

    老照片拼凑起城市地图

    老照片打开人们的记忆仓库,拼凑起30年前的城市地图。济南的老火车站、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南昌的八一广场、上海的西藏路桥……这些建筑在今天或是成了专业的旅游区,或是已经消失不见,还有的建筑依旧,但周边的道路、街景、行人,早就不知换了几茬。

    济南的哥特式老火车站曾经是泉城的地标,在20世纪90年代被拆除。呼和浩特旧城北门的同和轩是最出名的老字号之一,在旧城改造后消失,现在附近是一个模仿清真寺外表的阿拉丁会所。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还在,不过保存完好的都在旅游景区,城市里也是一片高楼马路。西宁的火车站仍是原样,吐鲁番的变化也不大,有人问:“是不是这些地方发展不快?”

    这组照片中的第一张是武汉,拍摄的是站在电车前的三位年轻人,穿着那个年代的时髦衣服“小西装”,笑容灿烂。而电车,似乎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让人感到骄傲的象征物,在多个城市的照片中出现。方方的车头,车头上同样方方的两扇大窗户,蓝白条纹相间的车身,车身上有两条“辫子”连接着蜘蛛网般密布的城市电网。在那时汽车稀少的马路上,电车无论从外形还是速度,都可算是“拉风”。

    1983年,7岁的张炽在郑州上小学。每天放学爸爸骑着自行车来接他时,张炽喜欢看一会儿街上的电车,他觉得能控制电车“辫子”上下起落的司机是一个很神气的职业。“现在除了部分城市保留一两条线路,电车基本消失了。说明城市的节奏加快了。”

    渐渐的,人们讨论的话题开始跳出照片,更多盖着“1983”印迹的故事流传开来。

    “当时我们单位只有一部‘北京吉普’,局长下乡调研才坐。快60岁的他平常上下班就骑一辆26寸女式自行车,害怕丢了还每天‘吭哧吭哧’地搬到三楼办公室。”

    “1983年,我高二,下午3点多就放学了。那会儿首都图书馆还在国子监,我就去那里写作业,院子里那个静啊,最适合谈恋爱和看书了。”

    “1983年,我一个月工资也就是60多块,到了月底肯定用得光光的。想买相机就是买不起,只能去商场柜台边过一下眼瘾。”

    “那时我在由公社改乡镇的中学上初中,梦想着长大了什么时候能去北京首都看看天安门。谁知一晃在北京都打拼了十年了,有妻有子,反而又想回到当年上学的家乡了。”

    假设能穿越回到1983,你愿意吗

    天是蓝的、马路是干净的、人们笑容是纯真的,这是所有看过这组照片的人最艳羡的“1983”标记。

    在连新鲜空气都能被当商品贩卖的今天,网友“宅大胖”说:“那会儿城市是破旧的,生活是简朴的,但感觉是纯正的,还有那么点小幸福。”还有网友说,“那时候虽然穷点,还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吧?”“那时候重庆朝天门码头水很干净,可以游泳、洗衣服。”

    既然都是“那时候”的好处,“那我们穿越回去吧,你愿意么?”一个新的话题被抛了出来。

    本来都在感叹1983年的美好,可“回去”似乎也并非大家的愿望。反对意见大多出自那些真正从1983年走过来的人们。

    网友“粉红的格子”说:“1983年我住的是单位单身宿舍,四个人一间,一层楼大约50个人共用一个公共厕所,没有浴室。宿舍里耗子和蟑螂橫行,厕所里污水遍地。我再也不想过那种噩梦般的日子了!”

    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每天早上倒马桶,买东西凭票,住在共用厨房卫生间的筒子楼……随着人们的回忆,1983年的另一张“面孔”一点点“暴露”出来。

    1983年,李雨霈出生在武汉。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在那时还没有普及空调,夏天的“竹床阵”是他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到了晚7点左右,家家户户就把竹床搬到街上,在地上洒上水,把暑气给浇掉,人们会聚在一起下棋聊天儿吃晚饭。这样的场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消失了,因为空调普及了。”

    记忆中美好的“竹床阵”和少了那么点人情味儿的空调,李雨霈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很多人怀念过去,可不一定愿意回去。因为怀念的只是一种心态,并非那样的生活。”

    张炽的家在铁路边上,小时候每天看着蒸汽火车经过。“虽然它看着很酷,但是冒出的滚滚黑烟实在污染环境。”张炽说,“作为历史遗存,有适当的保留就够了。就像我现在也不喜欢坐电车,因为噪音大,震得耳鸣。”

    一位中年人用父亲的口吻说道:“去试试吧孩子,你如果能从现在开始不要电脑、不用手机,一个月只吃四回肉,常年熬大白菜,穿‘的确良’的裤子,住平房上公共厕所,你再回来跟我说1983好。”

    床单、搪瓷杯、老房子,都是一种“身份”

    一条牡丹图案的床单——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家居必备良品,最近让不少年轻人为它在家中翻箱倒柜,因为据说“这床单家家都有,没有你就out(过时)了”。52岁的章妈妈看到女儿转发的关于“国民床单”微博,感慨道:“家里现在还有这样的床单,当年结婚时买的,十几块钱一条,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凭票。”

    除了床单,还有“国民枕巾”、“国民搪瓷盆”、“国民缝纫机”……一时间,30年前的老物件们纷纷重新成为时髦玩意儿。一条床单都能在尘封多年后被重新翻出,那么人们朝夕相处的老房子、老街巷,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是怎样的旧貌新颜?

    李雨霈在武汉长到18岁。这18年中,武汉的发展趋势和“北上广”一样——越来越“大都市”了。“原来武汉堤防以外的部分都是码头,有很多违章建筑,现在全部拆除了,修成了江滩公园,大家很喜欢饭后去散步。蛇山南麓本来很多建筑,现在把建筑拆除,显露出山体的绿色,环境更好了。”李雨霈说,“怀念过去,只是因为熟悉。”

    从事历史建筑研究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说:“人的需求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现在高楼大厦的城市面貌,一定是满足了现阶段的人们的需求,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目光应该更长远些,一个民族,是靠历史来形成其身份认同的,这也是人们总喜欢怀旧的原因,而且这种感情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不能到了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罗德胤说:“现在国际上的主流观点认为,城市‘宜居’不仅是舒适的生活设施,更包括软性的文化氛围。这关系到‘身份认同’,关系到‘你从哪里来’的问题。”有的历史建筑确实已经不再适合居住,罗德胤的建议是“改造成博物馆、创意街区也是不错选择”。

    张炽喝水时,喜欢用一个搪瓷杯,白底蓝边、年代感十足,这是他从北京南锣鼓巷的创意小店里买的。买回来后还被妈妈质疑:“以前家里的杯子不都长这样嘛,怎么就成了创意?”

    张炽说:“其实这些都是在城市发展中逐渐被淘汰的东西——胡同里房子密集、卫生条件也差;杯子在30年前普及,但是并不符合现在的大众审美。”不过,30年后的今天,因为有了历史的语境,在灰墙平房的胡同里用搪瓷杯喝水,“一秒钟就变成有‘身份’的过来人”,张炽笑道。

电影分账:你们争你们的,别嫁祸观众
马原被打,无处安放的归隐梦
从吴昌硕到吴冠中,“大师云集”美术馆
接头暗号:1983!
甘肃《鼓舞中国》“舞”进北京
麻辣一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