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注定是这一年的关键词。虽说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幸福有着共同特征,比如,安全感,稳定感,和周围环境、氛围、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理想地说,幸福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但在现实中,幸福却离我们很遥远。是生活真的很辛苦,还是我们缺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今天的学校教育,还没有将“幸福”列入教学过程。许多和我们关系最密切、最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如,感受幸福、和别人交往、应对挫折等,都不是学校教授的内容。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却日渐突出,而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不完善。教育部“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东、中、西部10个城市开展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显示,有48%的学生回答其所在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24%的学生回答学校没有咨询室,2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学校有没有心理咨询室。(《中国青年报》11月17日)
2011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教育部组织了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主题,教育孩子们感受幸福,体验幸福。显然,这堂时长仅一个半小时的“幸福课”并不足以教会学生幸福,“幸福课”本应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
也许很多人会反驳,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何谈幸福?教师的幸福感都没有保证,又如何让学生幸福?学生的学习任务尚且繁重,哪还有时间奢谈幸福?其实,这样的反问,本身就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无异于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应试教育“毒害”孩子,而束手就擒、无能为力。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消极心理,其实,在幸福教育上,我们并非无计可施。
我认为,对于“幸福课”应避免陷入简单、片面的理解。一是避免将“幸福教育”简化成“苦难教育”,贾樟柯在他的电影手记《贾想》里说,我们的文化中有这样一种对“苦难”的崇拜,而且似乎这也是获得话语权利的资本,“没有苦哪有甜”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对“幸福”的固化;二是“幸福教育”和“升学考试”并不矛盾,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并不等于有意地去避免生活中不快乐、不幸福的事情,相反,而是要承认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积极地去应对。
感受幸福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它是一种积极心理学。“幸福课”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它更是一门关于情绪管理的课程,可以涉及如何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如何在课堂上表现良好,如何获得健康的身心,如何排解心中的不快,如何获得友谊等。作为育人的地方,学校无论如何都要为学生根植“积极的心理”,感受“幸福”的教育,我们的确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