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人物

老查:在西海固拍纪录片的人

本报记者 马富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04日   09 版)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李旺镇九道村的人们,都认识一个叫“查老师”的城里人。

    查老师大名查晓原,8年前,他刚到这个偏僻山村时,人们还很好奇,不明白这个城里人要干什么。住在村子里,查老师给孩子们教书,平时闲了走个村串个户,渐渐地,和村里人熟了起来。后来,他拿起摄像机,拍摄山里人的生活,成了大伙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一待,就是8年。

    在大山里,查晓原连续创作了《老马家的日子》、《老马家的日子2搬家》、《老马家的日子3结婚》、《两个人的村庄》、《归真》等纪录片,记录了这个封闭的小山村里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最近,他的一部展示一个7岁孩子学习、生活中各种际遇的纪录片《虎虎》,赢得凤凰卫视“年度最佳纪录长片奖”。

    让查晓原最为高兴的是,包括《虎虎》在内的这些纪录片,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太真实了,那就是我的童年。”最近,每接到从西海固打来的祝贺《虎虎》获奖的电话,人们总会向他表示敬意,称赞他“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西海固”。

    查晓原的纪录片,片头都注明是“老查作品”。       

    老查出生在“天府之国”四川,幼年随家人来到银川。在银川,老查生活顺利,二十岁出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银川市电信局,不久就被调往宁夏回族自治区邮电管理局。上世纪90年代,不安分的老查离开单位,做起生意,没几年,老查换了房子买了车。

    慢慢的,做了十几年生意的老查,逐渐坚定了一个念想,“想着干一件不挣钱的事情。”2004年夏天,老查想到了去西海固山区支教。他只身来到海原县李旺镇九道村学校。支教一年很快结束,老查却没有回银川,而是在一个乡亲提供的房里住下了,他要把村里的那些人和事记录下来。

    山里很多人都养羊,羊毛擀成毡,铺在炕上暖和又舒服,长期以来,羊毛毡在山区农村有很大需求。村民老马是个毡匠,常年把村里人的羊毛收下来,擀成毡向外出售,或者受雇于人,给人家擀毡挣钱。一次偶然机会,老查和老马相识,毡匠这个如今鲜有的行当,引起了老查的关注。于是,老马擀毡,老查就在旁边拍摄,收集羊毛、加工原料、和别人搭伙擀毡、擀完毡后的市场交易……所有的环节,都被老查收集在镜头中。

    和老马熟悉,老查拍摄的时候,老马没有任何不自然,想说啥说啥。围绕着擀毡,老查还记录下了老马家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他们遇到事情商量决策的过程。后来,老查还陆续拍摄了老马家儿子结婚、移民搬迁等各种生活场景。

    虎虎是村子里的一个7岁的孩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及智障的母亲相依为命。和城里的孩子完全不一样,这个山里的小男孩一天除了上学,还要放羊、喂羊,帮家人照料庄稼,自己烧饭……

    爷爷奶奶日渐老去,母亲又不能自理,虎虎的生活在何处着落?村里的学校规模太小,面临撤并,虎虎到哪里去上学?要继续去镇上念书,还是待在家里帮妈妈干活?凡此种种,这个贫寒的家庭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惑。

    面对这一切,爷爷奶奶在夜深时的商量、决策,母亲不同意虎虎继续上学的反应,虎虎生活中的顽皮和聪明……这些都被老查用镜头完整地记录下来。

    为了拍摄到需要的镜头,老查起早贪黑。他密切关注着村子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尽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捕捉最有价值的镜头。老查说,即时拍出来的场景才真实自然,这才是自己拍纪录片的追求。

    老查老拿着摄像机到处拍,很多村民也把他看成是银川来的记者,遇到各种烦心事,总会找他诉苦,请他帮着“出口气”。

    “面对我的镜头,村里人大都是自然、开放的。”老查觉得,在大山里的农村,最难能可贵的是村民对自己的开放和接纳,“有啥说啥,互相没有隔阂”,这样,老查就能拍到更多村里人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思维逻辑。

    就这样,在完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老查完成了反映西海固山区农民结婚、移民搬迁、葬礼、市场交易、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详实记录,也用心体悟着山里人面对生活的各种应对方式和人生态度。

    从支教到今天,老查在海原的大山里度过了8年时光,“至今仍然无法忍受烧炕的羊粪味。”农村生火用柴草,吃水从水窖里打,烧炕用羊粪……从城里来到农村,老查也有各种不适应,但是,“感觉心里很舒服”。老查逐渐发现,山里固然落后,但更多是物质上匮乏,山里人内心相当丰富,言谈很诙谐,生活中保留了很多礼数,宗教向善的引导贯穿生活,“艰辛的生活中透着一种真实的达观。”老查觉得,相对于城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重的隔阂和戒备,山里人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人的本性袒露得更直接,人情味更浓。

    老查住在村民的屋里,天冷了烧羊粪取暖,羊粪多是自家羊圈里积攒的;山里人干活起得早,晚上睡得早,是为节约电费……“山里的生活方式很多是最优化的。”在山里待得越久,老查就越深刻感到,山里人有自己的逻辑,这种逻辑并不宏大,泡沫的东西不多,但比城里,这种逻辑更加优化也更符合生活本质。

    在老查的镜头中,为了娶到媳妇,年老的父亲带着儿子走出大山,来到城里打工挣钱;为了让孩子吃到馍馍,劳作的母亲宁可饿着,也坚持着不吃……老查记录着这一切,也被其中的各种美好深深感动着。

    “真实的西海固不需要宏大叙事,我所做的就是把最真实、自然的西海固呈现出来。”查晓原说。在大山里,老查逐渐明白,西海固是如此的真实——这里的人实实在在,生活具体琐碎,在艰苦的环境下,默默地坚守和乐观旷达的精神气质,使这片土地蕴藏着独特的生命张力。

分享到:
2012没有末日,好生活诞生新概念
改造一块滚石,你不必是艺术家
业余解读是少年派的另一个故事
北京昌平打造“魔术之都”
老查:在西海固拍纪录片的人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