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好几个外国媒体驻北京的特派员朋友聊天,他们共同的感觉是,中共中央新领导层近来的一系列行动和言论,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开放的姿态。一个朋友开玩笑说,他在国内那些整天唱着“中国威胁论”的同行,越来越没有市场了。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密切关注中共十八大,最关心的自然是十八大后新领导层对世界的态度,在开放上会走怎样的路。新领导层的表态没有让特派员们失望,甚至看到了比他们所期待的更开放的姿态。
1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座谈时说: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时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国认准的方向,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未来中国会越来越开放,我们扩大内需、激发城镇化潜力乃至发展各项事业,都要在日益开放的条件下来进行、来推动,在开放中拓宽视野博采众长,在开放中培育形成新优势。
其实,这不仅是中共中央领导层的态度,更是中国社会对待开放的态度——这种表态既是顺应民意,顺应世界的潮流,更是顺应文明的进程。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中国社会和民众不仅仅是改革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开放的受益者。开放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开放让我们学到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开放形成的压力促使中国加快改革,开放也让我们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种种福利,充实着我们的中国梦。中国的每一种进步,都可以看到开放的足迹和世界的影子。
向世界开放学习,以世界为师,在共生中谋求合作共赢——从总书记到平民,中国自上而下的呼声,传递的不仅是对世界的友好,更展示着中国的成熟与自信。
向世界开放学习,姿态非常谦虚。自大实质是自卑,谦虚才是一种真正的强大;不成熟者总会处处表现高人一等,成熟者才有能力去谦虚。面对世界,中国确实需要谦虚,不能产生“我们已经崛起”的暴发户心态,中国发展起来了,不是获得了“抖一抖”的机会,而是终于有资格谦虚了。正如习近平在座谈时所言:中国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向世界开放学习,谦虚之外更体现了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中。
中国向世界开放和学习,并不是跟着别的国家走,更不是盲目拿来,而是有自己的判断,是在对自身的道路和制度有了自信之后,而作出的理性选择。“中国模式”虽然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我们非常清醒,还有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借鉴其他文明。我们不认为“学习”会矮化了自己,更不认为“开放”会导致失控和混乱,不担心“开放”之后会被其他文明和价值所主导,中国已经通过发展证明了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这就是自信!对自己的道路充满自信,自信能通过开放进一步完善中国道路和制度,而不会焦虑于在开放中迷失自我。
向世界学习,加大对外开放,传递着很多信息:意味着中国会进一步向世界靠近,拥抱世界的文明成果,融入世界大潮,无论是反腐,还是改革,抑或是公众期待的法治建设,我们无法拒绝那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人类优秀文明;意味着中国将以一个更加透明的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学会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角色和新的职责,适应与西方打交道的方式;当然,也意味着中国更加宽容地对待不同的声音,习近平在北京奥运会时就曾经表达过这层意思,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他在谈到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风波时说,“对这些杂音,应抱着平常心对待,关键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应该有这份成熟与自信。有些人担心开放会引发价值观的混乱,会冲击核心价值观,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些人认为开放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他们不知道,那些问题其实并非开放所带来,而恰恰是不够开放带来的,只有更加开放才能解决那些问题。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没有回头路,开放更没有!
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