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忠云看来,高校教师在做好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要有幸福感。
近年来,这所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帮助他们在幸福的地图上找寻属于自己的坐标。
“静默而幸福的‘蛰伏’”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09级学生叶玉剑对昆虫学的第一堂课记忆犹新。
老师颇有自信地挺着胸膛走进教室,神秘地关上门,拉上窗帘,问全班学生:“知道萤火虫是怎么谈恋爱的吗?”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投影仪中映射出一幅唯美的画面:几百只萤火虫一齐发出有节律的荧绿色光芒。
这让大家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门原本觉得会倒胃口的研究虫子的课,更记住了自己的老师付新华——一个自称“喜欢萤火虫的家伙”。
当具有经济应用价值的昆虫成为很多研究者的首选时,付新华选择了研究几近空白的萤火虫。一辆自行车加一台傻瓜相机就是他的研究工具,骑行在乡野的小道上,追逐着那些会发光的虫子。
付出终有回报。2008年,付新华应邀赴泰国参加第二届世界萤火虫大会,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成果。2009年,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万元的科研资助。他撰写的研究萤火虫的论文有15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武汉萤”、“雷氏萤”、“穹宇萤”均由他发现和命名。
作为一所农业院校,华中农大有很多像付新华一样的人,默默做着外人看来很土很冷门的研究。水产学院副教授顾泽茂研究的是鱼病防治。在他看来,“鱼塘才是真正出论文的地方”,他带着笔记本电脑、相机、手术包“三件宝”,与鱼塘里的鱼为伴……
“很多人终其一生做研究,不为名不为利,而是为了科学本身。”付新华说。无论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傅廷栋、张启发院士,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教师,身边的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地搞研究,并把“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精神传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这是一场静默而幸福的‘蛰伏’。”
找到通往学生心灵的特别通道
去年情人节,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2009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向奎荣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情书”。
写这封“情书”的人是辅导员祝鑫。刚工作时,1985年出生的祝鑫面对“清一色”的90后大学生还是犯难了:“与90后大学生交流,传统的说教模式行不通,究竟该怎么打破那层隔膜呢?”
祝鑫想到的是写信。她为此专门开设了博客“鑫曰心语”,坚持以辅导员周记的形式与大家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并且在学生宿舍旁张贴出来。去年情人节,她给2009级的340多名学生每人写了一封信,总计达到20万字。
“我看到,你每天早上天还未亮,便窸窸窣窣地起床,我看到,你背着书包一个人走在路上的背影,单薄得让人心疼……请你记住,这一路中,收获的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都是你今生最难忘的珍藏,因为你为明天奋斗拼搏的心血和激情都蕴含其中。”通过这些独特的方式,祝鑫打开了通向90后大学生心灵的通道。
艺术教师沈希飞通过音乐和学生拉近距离。2008年7月,沈希飞从音乐系研究生毕业来到华中农业大学任教。他和学生谈话时经常播放着优美的乐曲:“都喜爱音乐的我们容易在一个‘频道’中交流。”
喜欢老歌、老戏、老曲的80后沈希飞在90后的眼里有点儿“老”,艺术团的学生称他“老爹”。对于自己和90后学生间的差异,沈希飞很坦然,并且尊重这份差异。他跟学生们学新歌新曲,也继续向学生推荐自己钟爱的经典古典音乐,交流中分享了音乐,也分享了感情。在沈希飞看来,他的“音乐频道”和祝鑫的信件一样,都是走进90后学生心灵的途径。
青年教师兴,则教育兴
最近,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昊申请到一笔3000元的特殊经费——青年教职工读书会基金。为使用好这笔经费,他建起了“博悦人生路,开启智慧门”的青年教职工读书会、青年教师读书爱好者之家QQ群和读书会专题网站,定期举办读者沙龙、书评等活动。
全校范围内,有33个类似的项目得到学校的专项资助,资助总额达20万元。这些立项活动都是针对青年教职工开展,其中既有学术沙龙、科研讨论活动,也有音乐欣赏、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目的在于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尽快找到科研立足点和主攻方向。
目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华中农业大学重要的教学科研力量。45岁以下的教师占77%,40岁以下的占60%,35岁以下的占37%。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主力。
校长邓秀新院士认为,年轻人首先关注的是自身生存的问题。学校为新进的青年教师提供为期两年的保护性措施:不考核工作量,保证副教授的待遇。
生活压力固然不可小视,学术生存和事业发展是青年教师面临的更大压力。为此,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实打实的帮助,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土壤。年轻的博士到了学校,在初次申请国家科研项目基金时,各院系会专门指定两位有经验的老师帮助指导撰写项目申请书。近三年,新进青年教师中的60%到70%都成功申请到了国家项目基金。学校可自主支配的科研经费向文法、经管、外语等相对弱势学科倾斜。
邓秀新认为,青年教师要从教书匠成长为能答疑解惑的“智者”,从一般教师成长为“大师级”教师,这需要文化氛围、培养环节、自身投入、成长环境的共同努力。“青年教师的成长,就是学校的成长。青年教师的未来,就是学校的未来。”
本报记者 甘丽华 通讯员 吴雪峰 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