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去年和今年的调整、震荡和微增长行情,对于明年甚至未来10年中国车市的走向,车企高层、业内人士和专家的观点开始出现分化。悲观人士认为,中国车市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微增长甚至不增长状态,年销量将在2000万辆左右徘徊;而乐观人士则认为,中国目前无论是千人保有量还是经济环境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10年还将是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10年。
如果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是悲观人士的代表,那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则是绝对的乐观派。近日,在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汽车二三级市场论坛上,双方的观点擦出了激烈的火花。
罗磊认为,由于汽车企业对于今年的市场行情普遍过于乐观,导致很多企业全年目标过高,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压库现象,到目前为止,部分品牌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仍然非常大,汽车市场目前面临着包括新车增速放缓、用车环境不断恶化和产能开始大量释放等问题,生产计划与市场衔接不紧密。在此背景下,汽车市场出现了“两涨两跌”的运行特点,“两涨”是库存增长和成本上涨;“两跌”是利润下滑和价格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明年车市的行情不可能一下子好转,微增长还将是主旋律。
徐长明则认为,2011年和2012年是短期回调,从明年起将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时代,年均10%以上的速度将延续10年,大致到2023年。他认为,支撑中国汽车市场今后10年继续平稳快速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千人保有量。一般来讲,千人5辆到20辆之间是高速增长期,年均速度在30%左右,持续时间比较短,大概是5年,我们国家用了8年;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是从千人20辆一直发展到千人130辆,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在10年左右,速度相对低一点,在20%左右。从国外来看,通常把1000个人折成250个家庭,也就是大概每两户家庭拥有一辆车的水平,这时另一半家庭开始买车,就进入到低速增长,也就是所谓的微增长时期。每两户家庭拥有一辆车之前,都是平稳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个支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徐长明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10年里,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和城镇化将有效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汽车的增长和普及创造机会。
然而,徐长明的观点很快引来各方的反弹。“今年我国汽车产销将超过1900万辆,未来10年平均增幅10%,届时,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将达到多少,这是道简单的算术题。”罗磊对于徐长明的观点很快提出反驳。也有资深媒体人士认为,这几年来,徐长明一直用同样的理论和模型来分析中国汽车市场,但事实证明,外国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实际情况。
上海通用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经理蔡宾认为,虽然今年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增幅接近10%,但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终端库存的增加、价格战和盈利下降等恶性循环。明年整体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可以预见的是,汽车市场的低速增长还将持续。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认为,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大,汽车的使用压力会不断增大。“我认为明年的市场波动会偏向正面,但将继续长期处于微增长的阶段。”
“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厂家已经把明年的任务都定完了。从任务量上看,有的品牌定出了高达30%的增长幅度。”庞大汽贸董事长庞庆华认为,希望厂家理性、科学的指定生产计划,不要以牺牲经销商利益为代价,投身市场价格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全国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很多厂家仍在努力扩产,如果这一势头继续,最终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
可以说,对于明年包括未来10年车市的发展预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明年的市场预期还是谨慎一点好,过高的预计将会让厂家继续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最终破坏整个市场的生态和行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黄少华